2024-04-29

屏基將復健治療送到家 使病人恢復生活自理、家屬免奔波好放心

▼屏基將復健治療送到家。(圖/屏基醫院)

▼屏基將復健治療送到家。(圖/屏基醫院)

【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配合健保署「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率先於北屏東地區(高樹至萬巒不含原鄉)推出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急性後期照護居家模式,病人免出門,治療師到家指導復健。

完整而積極的復健治療,已經證明可以明顯降低病人住院日期與功能缺失,為了協助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等病人把握復健黃金期,健保署自103年起積極推動「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ost-acute Care,簡稱PAC),希望病患透過計畫的照顧減少失能。醫院選擇符合要件個案,在急性期穩定後,依嚴重程度及恢復潛能,安排病患接受密集復健治療,讓病患恢復獨立生活的能力,降低病人長期失能的風險,減輕健保醫療、家庭與社會負擔。

屏基復健科主任王重元表示,在醫院病房經常聽到病人家屬問「父親中風了,但是行動不便也無法上下樓,到底該怎麼去復健?」、「很希望能夠住院接受高強度復健,但是看護費用太高,沒辦法負擔」或者病人住不慣醫院,天天吵著要回家,但是又怕錯過復健黃金期。現在承接健保署「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居家模式後,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的病人經過屏基復健團隊的評估,出院後復健團隊立刻無縫接軌地到家中提供被動關節運動、擺位、床上活動及轉位訓練、肌力及耐力訓練、平衡訓練、行走訓練、心肺功能訓練、疼痛物理治療、慢性傷口輔助治療、輔具評估/使用訓練及指導、環境改善評估與諮詢、照顧者及服務對象之教育與諮詢等服務。

▲屏基將復健治療送到家。(圖/屏基醫院)

84歲的林阿嬤某日要去庭院運動時,一時不慎跌坐在地,頓時左側髖關節劇痛,無法移動,經診斷為左側股骨轉子間骨折須手術住院,術後需他人協助翻身移位、亦無法自行如廁。經會診復健科醫師評估阿嬤符合健保「脆弱性骨折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居家模式」的收案條件,出院後,阿嬤在物理治療師每天30至50分鐘的復健指導下,二周後手術部位的疼痛與患肢腫脹已大幅減輕,肌力、耐力、平衡能力與行走能力皆有所提升,可自行扶助行器至廁所完成如廁動作,大大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吳先生,52歲,小腦出血中風,連要坐起來都相當困難。想到未來從家中到醫院復健這段路途,家人就相當頭痛。經過屏基復健科的評估收案後,安排了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居家模式服務。每周一到周五持續六周的復健療程,過程中雖然辛苦,但是在家人的鼓勵及強韌的意志力支持之下,一天天得到進步。首先克服了姿態變化的暈眩,改善患側肢體的平衡與協調,在治療師的協助下,也能拿著助行器行走。日常生活功能的巴氏量表分數也由出院時的45分,進步到85分。進步的幅度,一點也不輸給每周三次的門診復健訓練。

看到病人如此顯著的進步,家屬對於這樣的居家復健服務讚不絕口,滿意度更是百分百,甚至直白地對屏基復健團隊說出「屏基,我愛你」。屏基復健科主任王重元表示,因應人口老化,愈來愈多的病人在急性醫療後可能出現失能情形,將大幅造成對醫療體系、家庭及社會照顧之負擔或依賴,在治療黃金期內立即給予積極性之整合性照護,使其恢復功能,將可減少後續再住院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及社會照顧之負擔。亦可強化急性醫療資源配置效率,與長期照護服務無縫接軌,達到多贏的目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