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臥床不要瘡 皮膚保安康 世界壓瘡預防日 向壓瘡說不 高醫傷口中心團隊來撫傷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志隆主持「世界壓瘡預防日」宣導活動(圖/高醫中和紀念醫院)

臥床不要瘡 皮膚保安康 世界壓瘡預防日 向壓瘡說不 高醫傷口中心團隊來撫傷

【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長期臥床或坐著輪椅不起,屁屁容易長「壓瘡」(俗稱褥瘡)。高雄一名90歲失智症老婦,去年9月開始臥床迄今,不料3個月後臀部就出現傷口,主要照顧者外傭不懂如何處理,今年5月發燒掛急診時,壓瘡已大如拳頭、深及見骨,緊急轉介高醫傷口照護中心救治,並藉由LINE線上教學助外傭撐過疫期爆發期,終於撫平老奶奶的傷口。

為響應每年11月第三週週四全球「世界壓瘡預防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18)日舉辦「向壓瘡說不」宣導活動。現場邀請醫師與病友分享傷口照護撇步,並推出六大宣導主題寓教於樂的遊戲,期能喚起民眾對此疾病的重視,共同預防壓瘡上身。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志隆表示,壓瘡是全球衛生保健的重要議題,除威脅病患的生命健康外,也帶來經濟及醫療沉重負擔。據國際文獻顯示,住院壓瘡發生率為8.4%、盛行率為12.8%,也就是平均每10名病人就有1名發生壓瘡;而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近20%,政府長照2.0上路,推動家中老人壓瘡預防是重點之一。高醫在107年成立傷口照護中心,由專業醫護協助傷口照護並進行衛教,迄今每年門診服務超過千人,未來將提供遠距服務,讓民眾可就近學習如何照護傷口,預防「壓瘡」的發生。

高醫整形外科主任黃書鴻醫師表示,壓瘡俗稱褥瘡,好發於臥床不動或肢體知覺異常病人,尤其是高齡臥床患者;一般壓瘡國際分為4級,到了3-4級的壓瘡已深及骨頭及肌肉,傷口需3個月以上、甚至更久時間的治療,可運用現代敷料及手術方式,如植皮、皮瓣重建手術來協助傷口癒合。因此盡早發現皮膚異常如發紅、瘀紫,及時尋求專業協助,避免傷口持續惡化是很重要的。
黃書鴻主任指出,壓瘡的預防不是常翻身或使用氣墊床就有效,目前醫學實證主張「組合式照護(Bundle care)」,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這次「向壓瘡說不」宣導活動,推出皮膚檢查與保護、皮膚減壓照護、失禁照護、營養照護、活動與擺位、以及壓力性損傷傷口評估與照護等六大主題,目的就是宣導民眾正確壓瘡預防組合式照護的概念。

▲高醫整形外科主任黃書鴻介紹壓瘡疾病,盼民眾認識此疾病照護的重要性(圖/高醫中和紀念醫院)

高醫歐素妃傷口護理師說,長期臥床的病人,常因血液循環變差、神經逐漸遲緩,加上皮膚長期受壓迫,臂部容易長「壓瘡」(俗稱褥瘡)。這名90歲失智症老婦去年9月因高齡肌少症,四肢變得衰弱即開始臥床迄今,第一次看到她的傷口已有兩處,包括左髖骨處為4.54平方公分,呈乾掉的黑色焦痂傷口,另一個薦骨處可見到肌肉與骨骼,面積為7.511平方公分的4級壓瘡傷口,有壞死的腐肉,且出現異味及膿液。立即指導外傭阿雅正確的傷口清潔與換藥技巧,並讓外傭反覆練習,確認其換藥技術的正確性。同時與她成為Line好友,請阿雅分享每天傷口的照片,提供傷口遠距照護。在外傭的配合照護下,傷口逐漸變小。

老婦人的兒子王先生表示,沒想到照護壓瘡傷口這樣的困難,媽媽臥床2個多月,臀部的壓瘡傷口就出現了,而且傷口愈來愈大,可以看到裡面的肌肉,當時不知所措。很感謝高醫老人醫學科方姿蓉醫師轉介傷口照護中心,外科部長郭耀仁教授的用心治療,以及歐素妃、楊慶怡護理師耐心指導外傭傷口照護及預防新的壓瘡產生,現在媽媽的傷口愈來愈好,讓全家都很安心。

外科部郭耀仁教授表示,高醫自2018年成立傷口照護中心,致力於慢性困難傷口如糖尿病足潰瘍、壓瘡等臨床照護與相關研究。成立至今已服務約3500人次困難傷口個案的照護。壓瘡傷口照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家屬而言在精神上、經濟上都是沉重的負擔。文獻指出,95%的壓瘡是可被預防的,期待藉此活動能提升民眾對壓瘡預防的認知,一起守住長期照護病人的皮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