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重讀 《反經》心得彙編 (第一輯)

0

▼《反經》又稱為《長短經》這是帝王術第一奇書昔時百姓難得一閱。(圖/李重德提供)

重讀 《反經》心得彙編 (第一輯)

【李重德/專欄報導2021/10/19】 前言:重德為何要重讀一遍《反經》?重德昨天心血來潮,於是翻閱 重德 10 年前所整理的創作於唐朝的帝王學首要之奇書─《反經》資料,發現許多注釋所連接的網頁都已經散失了,於是又重新編排一下,目前初步整理出大概,共約1000多頁,正在啟動細部的內容整理工程,日夜兼程的話大約需時一星期的工作。   

其內容章節如下:《大體》、《任長》、《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論士》、《政體》、《君德》、《臣行》、《德表》、《理亂》、《反經》、《是非》、《適變》、《正論》、《霸圖》、《七雄略》、《三國權》、《懼誡》、《時宜》、《釣情》、《詭信》、《忠疑》、《用無用》、《恩生怨》、《詭順》、《難必》、《運命》、《大私》、《敗功》、《昏智》、《卑政》、《善亡》、《詭俗》、《息辯》、《量過》、《勢運》、《傲禮》、《定名》、《出軍》、《練士》、《結營》、《道德》、《禁令》、《教戰》、《天時》、《地形》、《水火》、《五間》、《將體》、《料敵》、《勢略》、《攻心》、《伐交》、《格形》、《蛇勢》、《先勝》、《圍師》、《變通》、《利害》、《奇正》、《掩發》、《還師》。   

重德重閱此書是因為有感應到習近平或其國師的靈體近期內會入重德的夢境中來共議中國大陸的國事,因此先作複習。

              【閱讀說明】

重德在整理《反經》時亦把其中的醒世佳句發送到本會(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的群組之中,為了讓非本會群組的網友也能同享這一個福利,重德 因此再彙整每一天的整理資料成一個文章,以便於網友參閱與存檔。

今天是整理《反經》的第一天,完成進度是《大體》、《任長》、《品目》、《量才》、《知人》、《察相》、《論士》共七個章節,但是本文將只收錄《察相》以外的六個章節的心得,至於《察相》因為其內容較多且與其他章節迥異,故將單獨另寫一文。以下就依照章節名稱逐一將其中佳句縷列,各位讀者如有內容疑義可以私下聯絡重德來相互交流。

               《大體》

首揭三句,是《反經》首章《大體》的開章三句話,說明理國、用兵、取天下之鑰,也說明了人主與匹夫之差別,並說明天子與三公、士大夫及諸侯的權責位置。這是《反經》數千警句之精華所在。

老子曰:“以正理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

傅子曰:“士大夫分職而聽,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拱己而正矣。”

《人物志》曰:“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協五味;一國之政,以無味和五味。故臣以自任為能,君以能用人為能;臣以能言為能,君以能聽為能;臣以能行為能,君以能賞罰為能。所以不同,故能君眾能也。”

故曰: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

無形者,物之君也;無端者,事之本也。

鼓不預五音,而為五音主;有道者,不為五官之事,而為理事之主。

自為之,則不能任賢;不能任賢,則賢者惡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家之所以危。

《屍子》云:“人臣者,以進賢為功也;君者,以用賢為功也。”

孫卿云:“修禮者王,為政者強,取人者安,聚斂者亡。故王者富人,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是謂上溢下漏。”

孫卿云:“天子不言多少,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失。”

孔子曰:“百姓足,君孰不足?” 周諺有言曰:“囊漏儲中。”

夫聖王以其地封,以其財賞,不與人爭利,乃能通于王道,是用非其有者也。

              《任長》

黃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決取其利,愚者不愛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

魏武詔曰:“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者,任其長也。”

魏·桓範云:“帝王用人,度世授才。爭奪之時,書策為先。分定之後,忠義為首。

古語云:“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倉卒之時,功多者賞厚。”

王化之政,宜於統大,以之理小則迂;

策術之政,宜於理難,以之理平則無奇;

矯亢之政,宜於治侈,以之治弊則殘;

公刻之政,宜於糾奸,以之治邊則失其眾;

威猛之政,宜於討亂,以之治善則暴;

伎倆之政,宜於治富,以之治貧則勞而下困。

              《品目》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聖,有賢。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

孔子曰:“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暗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而不知所執。此則庸人也。”

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智不務多,務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

孔子曰:“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通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君子也。”

孔子曰:“所謂賢者,德不逾閑,行中規繩,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其,道足化于百姓而不傷於本,富則天下無菀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

孔子曰:“所謂聖者,德合天地,變通無方,究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並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聖者也。”

孫卿曰:“夫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不誘於譽,不怨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謂之君子也。”

《莊子》曰:“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導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玉鈐經》曰:“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識足以鑒古,才足以冠世,此則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義,仁足以得眾,明足以照下,此則人之俊也;身足以為儀錶,智足以決嫌疑,操足以厲貪鄙,信足以懷殊俗,此則人之豪也;守節而無撓,處義而不怒,見嫌不苟免,見利不苟得,此則人之傑也。”

               《量才》

傅子曰:“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機;三曰政才,以經治體;四曰學才,以綜典文;五曰武才,以禦軍旅;六曰農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興國利;九曰辯才,以長諷議。” 此量才者也。

伊尹曰:“智通于大道,應變而不窮,辯於萬物之情,其言足以調陰陽、正四時、節風雨。如是者,舉以為三公。”故三公之事常在於道。”

伊尹曰:“不失四時,通於地利,能通不通,能利不利,如是者,舉以為九卿。故九卿之事常在於德。”

伊尹曰:“通於人事,行猶舉繩,通于關梁,實於府庫,如是者,舉以為大夫。故大夫之事常在於仁。”

伊尹曰:“忠正強諫而無有奸詐,去私立公而言有法度,如是者,舉以為列士。故列士之事常在於義也。故道德仁義定而天下正。”

太公曰:“外貌怍怍,言語時出,知人饑飽,習人劇易,此萬人之將也。戰戰慄栗,日慎一日,近賢進謀,使人知節,言語不慢,忠心誠畢,此十萬人之將也。溫良實長,用心無兩;見賢進之,行法不枉,此百萬人之將也。”

太公曰:“勳勳紛紛,鄰國皆聞,出入豪居,百姓所親,誠信緩大,明於領世,能效成事,又能救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四海之內,皆如妻子,此英雄之率,乃天下之主也。”

《玉鈐經》曰:“夫將雖以詳重為貴,而不可有不決之疑;雖以博訪為能,而不欲有多端之惑。”此論將之妙也。

《玉鈐經》曰:“故上主以師為佐,中主以友為佐,下主以吏為佐,危亡之主以隸為佐。”欲觀其亡,必由其下。

孫武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吾以此知勝之謂矣。”

               《知人》

主將之法,務覽英雄之心。然人未易知,知人未易。何則?夫物類者,世之所惑亂也。故曰:狙者類智而非智也,愚者類君子而非君子也,戇者類勇而非勇也。

《人物志》曰:“輕諾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無效,進銳似精而去速,訶者似察而事煩,詐施似惠而無終,面從似忠而退違。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有大權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內明,博愛似虛而實厚,正言似訐而情忠。非天下之至精,孰能得其實也?”

孔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知於天。”

孔子曰:“知此士者而有術焉。微察問之,以觀其辭;窮之以辭,以觀其變;與之間謀,以觀其誠;明白顯問,以觀其德;遠使以財,以觀其廉;試之以色,以觀其貞;告之以難,以觀其勇;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莊子》曰:“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智;急與之期,而觀其信;雜之以處,而觀其色。”

《呂氏春秋》曰:“通,則觀其所禮;貴,則觀其所進;富,則觀其所養;聽,則觀其所行;近,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愛;賤,則觀其所不為;喜之,以驗其守;樂之,以驗其僻;怒之,以驗其節;哀之,以驗其仁;苦之,以驗其志。”

《玉鈐經》曰:“任寵之人,觀其不驕奢;疏廢之人,觀其不背越;榮顯之人,觀其不矜誇;隱約之人,觀其不懾懼;少者,觀其恭敬好學而能悌;壯者,觀其廉絜務行而勝其私;老者,觀其思慎,強其所不足而不逾。父子之間,觀其慈孝;兄弟之間,觀其和友;鄉党之間,觀其信義;君臣之間,觀其忠惠。”此之謂觀誠。

傅子曰:“知人之難,莫難於別真偽。”

傅子曰:“君子內洗其心,以虛受人,立不易方,貞觀之道也。九流有主,貞一之道也。內貞觀而外貞一,則執偽者無地而逃矣。夫空言易設,但責其實事之效,則是非之驗立可見也。”

韓非子曰:“人皆寐,盲者不知;人皆默,喑者不識。覺而使之視,問而使之對,則喑、盲窮矣。”

韓非子曰:“是知明試責實,乃聖功也。”

《人物志》曰:“又有察色。察色,謂心氣內蓄,皆可以色取之。夫誠智,必有難盡之色;誠仁,必有可尊之色;誠勇,必有難懾之色;誠忠,必有可觀之色;誠絜,必有難汙之色;誠貞,必有可信之色。質色浩然固以安,偽色曼然亂以煩。此之謂察色。”

《人物志》曰:“夫人有氣。氣也者,謂誠在其中,必見諸外。故心氣粗訟者,其聲沉散;心氣詳慎者,其聲和節;心氣鄙戾者,其聲粗獷;心氣寬柔者,其聲溫潤。信氣中易,義氣時舒,和氣簡略,勇氣壯立。此之謂聽氣。”

《人物志》曰:“又有考志。考志者,謂方與之言,以察其志。。

《人物志》曰:“其氣寬以柔,其色檢而不諂,其禮先人,其言後人,每自見其所不足者,是益人也。

《人物志》曰:“若好臨人以色、高人以氣、勝人以言,防其所不足,而廢其所不能者,是損人也。

《人物志》曰:“其貌直而不侮,其言正而不私,不飾其美、不隱其惡、不防其過者,是質人也。

《人物志》曰:“若其貌曲媚,其言諛巧,飾其見物,務其小證,以故自說者,是無質人也。

《人物志》曰:“喜怒以物而色不作,煩亂以事而志不惑,深導以利而心不移,臨懾以威而氣不卑者,是平心固守人也。

《人物志》曰:“若喜怒以物而心變易,亂之以事而志不治,示之以利而心遷動,懾之以威而氣恇懼者,是鄙心而假氣人也。

《人物志》曰:“設之以物而數決,驚之以卒而屢應,不文而慧者,是有智思之人。

《人物志》曰:“若難設以物,難說以言,守一而不知變,固執而不知改,是愚佷人也。

《人物志》曰:“若屏言而勿顧,自私而不護,非是而強之,是誣嫉人也。

《人物志》曰:“又有測隱。測隱者,若小施而好得,小讓而大爭,言願以為質,偽愛以為忠,尊其行以收其名。此隱於仁賢。

《人物志》曰:“若問則不對,詳而不窮,貌示有餘,假道自從,困之以物,窮則托深。此隱于藝文也。

《人物志》曰:“若高言以為廉,矯厲以為勇,內恐外誇,亟而稱說,以詐氣臨人。此隱于廉勇也。

《人物志》曰:“若自事君親而好以告人,飾其見物而不誠於內,發名以君親,因名以私身。此隱于忠孝也。此謂測隱矣。”

《人物志》曰:“夫人言行不類,終始相悖,外內不合,而立假節以惑視聽者,曰毀志者也。”

《人物志》曰:“若飲食以親,貨賂以交,損利以合,得其權譽而隱於物者,曰貪鄙者也。”

《人物志》曰:“若小知而不大解,小能而不大成,規小物而不知大倫,曰華誕者也。”

《人物志》曰:“又有揆德。揆德者,其有言忠行夷,秉志無私,施不求反,情忠而察,貌拙而安者,曰仁心者也。”

《人物志》曰:“有事變而能治效,窮而能達,措身立功而能遂,曰有知者也。”

《人物志》曰:“有富貴恭儉而能威嚴,有禮而不驕,曰有德者也。”

《人物志》曰:“有隱約而不懾,安樂而不奢,勳勞而不變,喜怒而有度,曰有守者也。”

《人物志》曰:“有恭敬以事君,恩愛以事親,情乖而不叛,力竭而無違,曰忠孝者也。此之謂揆德。”

《人物志》曰:“其為人務以流數,抒人之所長,而為之名目。如是者,謂兼也;好陳己善,欲人稱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謂偏也。”

《人物志》曰:“是故,仲尼訓“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無信,以明為似之難保。察其所安,觀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率此道也,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士》

《易傳》云:「居上位,未得其實。」故無其實而喜其名者削,無其德而望其福者約,無其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

故曰:「矜功不立,虛願不至。」此皆誇其名,華而無其實德也。

是以君王無羞亟問,不愧不學,而成其道。

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稱孤、寡、不穀。夫孤、寡者,困賤下位者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以下人而尊貴士與?

諺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士不必賢也,要之知道;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

張敞《與朱邑書》曰:“饑者甘糟糠,飽者飫粱肉。何則?有無之勢異也。”

《論語》曰:“瓊艘瑤楫,無涉川之用;金弧玉弦,無激矢之能。是以分絜而無政事者,非撥亂之器;儒雅而乏治理者,非翼亮之士。”

黃石公曰:“有清白之士者,不可以爵祿得;守節之士,不可以威刑脅。致清白之士,修其禮;致守節之士,修其道。”

子方應對太子之責曰:“貧賤者驕人耳。富貴者安敢驕人?人主驕人而亡其國,大夫驕人而亡其家。貧賤者若不得意,納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貧賤乎?”

陳饒責宋燕三過曰:“夫財者,君之所輕;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能行君之所輕,而欲使士致其所重,譬猶鉛刀畜之,幹將用之,不亦難乎?”

《論語》曰:“夫人同明者相見,同聽者相聞。德合則未見而相親,聲同則處異而相應。”

韓非子曰:“趨舍同則相是,趣舍同則相是,趣舍異則相非。”

故曰:“不夜出,安知有夜行人?”

太公曰:“智與眾同,非人師;伎與眾同,非國工也。”

老子曰:“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曰:“凡人所賤,聖人所貴。”

《論語》曰:“知人未易,人未易知。”

《禮記》曰:“夫驥唯伯樂獨知之,若時無伯樂之知,即不容其為良馬也。士亦然矣。”

孔子曰:“內行不修,己之罪也;行修而名不彰,友之罪也。”

《論語》曰:“行遠道者,假于車馬;濟江海者,因於舟楫。故賢士之立功成名,因於資而假物者。”

故舜假之堯,太公因之周文,君子能修身以假道,不能枉道而假財。

韓非子曰:“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非千鈞輕而錙銖重,有勢之與無勢耳。故勢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天下無災害,雖有賢德,無所施才。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國家昏亂,有忠臣。”

《淮南子》曰:“未有其功而知其賢者,唯堯之知舜也;功成事立而知其賢者,市人之知舜也。”

故曰:“賢、不肖者,才也;遇與不遇者,時也。”

黃石公曰:“羅其英雄,則敵國窮。夫英雄者,國家之幹;士民者,國家之半。得其幹,收其半,則政行而無怨。”知人則哲,唯帝難之。慎哉!

▲這一個浮雕顯示“佛魔大戰”已經有數千年的戰史紀錄。(圖/李重德提供)

               李重德以“陽奉陰違”對神佛與魔王交代

【李重德/專欄報導2021/10/18】 重德在2021/10/12寫作《我心未晴》,2021/10/13寫作《我心未晴之後》,2021/10/14寫作《無緣豈能有份》,2021/10/15寫作《魔鬼藏細節,處處是戰場》,2021/10/15寫作《地承萬物不辭重;人人在手無上德》,2021/10/16寫作《哀「城中城」;嘆「國中國」》,2021/10/17寫作《阿南德:人類明年將有系統性大災難!》

重德曾在2021/10/14寫作的《無緣豈能有份》中說大陸的qq.com自2021/10/12起開始把重德寄給qq信箱用戶的信函都退回,但是這一個退回的動作只進行到退回2021/10/15寫作的《魔鬼藏細節,處處是戰場》,後面的三篇文章都未遭到qq.com退回,這就表示中共的高層在看到 重德 2021/10/14寫作的《無緣豈能有份》,就在2021/10/15下令qq.com恢復繼續服務 重德 的信件。

這個行動顯示出中共高層隨時在關注 重德 的一言一行,因為重德經常在文章中暗藏玄機,而這一些玄機攸關中共政權的存亡,甚至攸關中共領導人的安危。

昨晚,重德為了能與習近平或其國師們在夢中相會共議中國大陸的國政大事,因此就提早在半夜一點就上床睡覺,果然夢中就有許多有關中國事務的夢境出現,但是大多數的夢境在早晨起床後都印象極為模糊,因此 重德 並不確定是否已經與習近平或其國師在夢中相會。

無論如何,重德 自從昨晚發出要求習近平或其國師們在夢中相會共議中國大陸的國政大事的信號之後,重德的睡眠狀況確實改善了。

這是重德在“佛魔大戰”中的不得已應變作法,雖然有“陽奉陰違”之嫌,但

“陽奉”是身為人的李重德所能自行自控的,但是“陰違”則是在李重德不能自行自控的情況所為,因此既不違反神佛的諭示,也能對魔王有所交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