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農村再生燈區 打造社區的生命故事

農村再生燈區 打造社區的生命故事

【記者范姜誼/東港報導】 「農村再生燈區,訴說屏東縣農村再生社區的故事。」2019台灣燈會農村再生燈區,以社區特色故事發想設計,打造農村再生的喜悅樂章,尤其12米高的「鋼鐵農人」、「里山共生樹」作品,象徵默默守護土地的農人,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與自然共生共榮,透過燈光藝術勾勒,燈飾作品超級吸睛。

▲農村再生燈區鋼鐵農人。(圖/屏東縣政府)

縣長潘孟安表示,農村再生燈區,打破過往燈組作品各自陳述的情形,結合社區居民、藝術家以「大武山下的農村樂章」為主題,將整個燈區分為「土地」、「互動」、「里山」三個不同的故事場景,傳達屏東縣在社區農村再生過程中歷經的努力,讓賞燈民眾一起見證有活力、有故事的屏東社區之美。

▲農村再生燈區。(圖/屏東縣政府)

農村再生燈區由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規劃,邀請20個農再社區、9位青年藝術家、詩人與樹德科大合力創作,燈區作品分別有「里山共生樹」、「過境納福」、「走讀屏東」、「幸福百轉」、「里山榮景」、「休憩藝術燈組」,呈現社區豐富且多元的生活特色與故事。

▲農村再生燈區過境納福。(圖/屏東縣政府)

走進農村再生燈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12米、豎立在稻穗與農耕的「鋼鐵農人」,象徵彎身耕作、默默守護土地的農人。高達12米、寬幅15米的「里山共生樹」由青年藝術家黃柏誠、蔡東霖帶領鹽埔鄉彭厝、新圍、鹽北社區、九如鄉昌榮、里港鄉武洛及長治鄉德和社區等居民,以在地素材製作樹葉,與樹德科技大學青年藝術家所設計之作品結合。象徵社區們以友善土地方式,營造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與自然共生共榮。

▲農村再生燈區農再手護。(圖/屏東縣政府)

「過境納福」,是由青年藝術家李誌評、李恒茂、林峰、陳宏洋、葉夢縈、羅勝方等人,帶領鹽埔鄉彭厝社區、三地門鄉佳義、內埔鄉隘寮、萬丹鄉崙頂、枋寮鄉新龍、滿州鄉港口社區等居民,一筆一畫勾勒出社區多元特色,並以開道引路、豐收迎福的概念,象徵不同階段的農再社區彼此間的提攜、分享與合作。

「走讀屏東」,則是由屏東詩人郭漢辰針對屏東縣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與特色,以三地門鄉青葉社區、屏東市歸來社區為主,進行詩詞創作,並與樹德科技大學的青年藝術家所設計施作的「休憩藝術燈組」進行結合,讓詩詞與燈組合而為一。

城鄉發展處表示,農村再生燈區在20個社區組織的共同參與與協力下,不單單傳達社區故事與活力,更展現彼此間跨域合作、共榮相挺的農再最佳精神。為讓更多人感受大武山下的農村樂章,2月28日至3月3日每晚7點30分,將有來自農再社區充滿活力與在地精神的大鼓陣、森巴鼓舞、宋江陣、公揹婆、戰鼓隊、客家獅陣、牽罟音樂劇等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