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開珠寶買賣的陷阱公益講座 寶石博士彭國禎開講
▼中華台灣經貿文化交流協會舉辦珠寶公益講座(圖/中華台灣經貿文化交流協會)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由中華台灣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中華兩岸美容蘭藝推廣交流協會主辦;諭達報關商業(股)公司,金禧團藝術文化社協辦的公益講座,於4⽉9⽇(周五)下午14時⾄17時假高雄市三民區安東街88號(1樓)登場;
邀請到台灣唯一寶石學博士,也是兩岸三地第一位寶石學博士彭國禎教授蒞臨分享。彭教授同時還擁有世界頂級的美國GIA. 及英國FGA國際鑑定師雙證照。
參加來賓包含中華台灣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張永漢、顧問葉國華(中國書法學會第19屆理事長)、沈萬山伉儷、常務理事蔡陽達伉儷、常務理事趙文彬、中華兩岸美容蘭藝推廣交流協會理事長王琇麟、諭達報關商業(股)公司董事長莊尚諭、T.THREE蒂思綠珠寶品牌-執行長、新古典美人-藝術傳媒學會創辦人林意雯及夫婿吳佳楨等30餘人。
研習會開始彭博士特別把這二十年來在市場上發生過的各種陷阱與詐術案例介紹給大家,就如歷史掃描一樣,對每個發生案例的同時還做了分析說明,讓大家對這些寶石與陷阱能加深印象。
接著彭博士強調,科技不斷在進步,寶石的處理技術也不斷的在更新;以前可能只採用一種方式來處理優化寶石,現今或未來都有可能對一種寶石是採用好幾種方式來交叉混合處理。除了科技的發展外再加上新材料的應用,未來的寶玉石市場更是詭譎多變,技淺經驗少的鑑定師也不容易鑑識出來。席間,彭博士特別對常見的幾種寶石處理方式做了詳細介紹——染色處理、加熱處理、漂白處理、輻射處理、擴散處理(二度燒)…,還有翡翠的A、B、C貨區別。
寶石的處理主要是為了美化它的顏色與品相,目的在能賣得更高價,商家若刻意隱瞞真相,吃虧的是消費者;但商家也有可能資訊不足,或專業不夠而進錯貨。所以消費者能有基本的認識了解,對個人或親友都是一勞永逸,終生受益的。
處理寶石是市場上一種陷阱,彭博士接著介紹合成技術。除過去就有的合成紅藍寶、祖母綠外,現在衝擊天然鑽石市場最大的就是合成的培育鑽石。未來天然鑽石價格的浮動幅度還要看消費者的認同度;假證書或者套證手法也是市場上常看到的。
彭博士特別提醒大家在疫情之前出國觀光旅遊的珠寶買賣糾紛較多,但自疫情以來網購消費成為大家最偏愛使用的消費方式,因此網購直播珠寶買賣的陷阱與糾紛案例也逐步增多。除了以前常見的高單價鑽石、翡翠,現在即使平價的寶石玉石掩人耳目的手法也都藏身在各種買賣市場上。
最後,彭博士呼籲大家,消費時為避免踩到坑,並建議:
1.應關注並充實自己相關的資訊或知識
2.結識較專業或內行的朋友並作諮詢
3.消費時多觀察比較,選擇有信譽及專業的商家購買。
4.送請真正專業鑑定人員協助驗證
彭博士精彩的講解並配合圖文並茂的幻燈片,讓與會者問題不斷,會後紛紛拿出自己帶來的珠寶實品請彭博士鑑定並作交流;彭博士再搭配會中所說的內容作闡釋,讓大家開了眼界收穫滿滿,全程就如上了一堂難得的專業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