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白話解說 《道德經‧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0

▼太上,下知有之。(圖/李重德提供)

白話解說 《道德經‧第十七章〜第十八章》

【李重德/專欄報導2021/03/03】 《道德經‧第十七章:淳風》: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李重德白話解說《道德經‧第十七章:淳風》:太古無名之君。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這是說太古的時候人民只知道上面有君王,但是不會去關心君王在做啥事,因為當時君王都是無為而治,人民也都習慣自己的問題由自己來解決,這是指道家在治世的階段。

後來的君王就力求表現了,這些君王想要讓自己的仁德可以被天下人看見,讓自己對人民的施恩惠可以被後世來稱頌,故這些君王將表現出親民愛民之君而被讚譽之,這是指儒家在治世的階段。

後來的君王就不想要扮演一個人民愛戴的君王,而是設置了許多法律來約束人民,讓人民因為害怕受到處分而不敢違法,因而這個社會將置於君王恐怖的管理之下,這是指法家在治世的階段。

後來的君王就因為所制定的法令如毛,讓人民動輒觸法,於是大家背地裡都在做那一些違法的事,因此君王與其所設的法令之威信就蕩然無存了,這次指雜家在治世的階段。

當一個君王的威信不足以服天下時,則必然是之前這個君王的治身與治世有讓人民不能信服的情形發生。

所以說太古的上君,對於要去舉辦任何新事物都會猶疑再三,這是因為這些君王貴重的看待他自己的言行,深恐這樣做會離開道之常軌而失去自然啊。

因此說太古的上君,想要做的事情都會成功,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因為百姓不會感覺自己是為了君王在做事,而是認為是為了自己在做事,因此會認為這本來就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事。

▲大道廢,有仁義。(圖/李重德提供)

                 白話解說 《道德經‧第十八章:俗薄》

《道德經‧第十八章:俗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李重德白話解說《道德經‧第十八章:俗薄》:大道之行,戶以忠信而立,因此人人為己,而天下不亂,這是指道家在治世的階段。但是大道不行,則君王只能用智來使民,並以仁義來牧民,這是指儒家在治世的階段。

大道不行,則君王不再養德自持以正天下,而是養智以治天下,因此國家社會的風氣轉向為追崇治標不治本,虛應其事的大偽,這是指法家在治世的階段。

大道不行,到了父子兄弟夫婦都各自為自己的權位在打算時,就會有父慈子孝的人民出來讓人見賢思齊,這是指雜家在治世的階段。

大道不行,到了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爭權,就會有忠臣出來匡正其君,這是指兵家在治世的階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