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提出五大策略推動臺灣產業AI化 發展生成式AI新機遇
港灣新聞網
工研院第十三屆院士會議於9月6日舉行,院士們針對臺灣產業AI發展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提出「臺灣產業生成式AI發展倡議」,以五大策略推動AI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加速實現百工百業的AI化,並強調工研院應成為臺灣AI新創的搖籃。
五大策略:
-
槓桿產業特色加速AI技術研發與應用:
- 建立具臺灣特色的中文語言模型(sLLM)和AI核心技術平台,發展生成式AI相關節能技術,解決運算及耗能瓶頸。
-
制定AI治理規範:
- 平衡科技創新與風險管理,制定具體風險管理和倫理規範機制,建立國家層級資料治理框架,創造新資料經濟體系。
-
完善AI資料與基礎環境:
- 建立共通資料庫,整合基礎設施資源,強化資料共享,協助中小企業解決AI算力需求,推動產業永續發展。
-
培育AI跨域人才:
- 推動以人為本的AI教育,提升AI素養,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臺,促進AI創新應用發展。
-
促進國際合作共創:
- 擴大國際合作,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優勢,推動國際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合作,擴展AI創新技術應用。
產業AI化和AI產業化建議:
-
AI產業化:院士們建議工研院輔導企業找到獲利模式,孵育AI新創公司,並建立可信任的專案整合合作。針對中小微企業,成立AI專業服務團隊,推動AI應用於製造、生醫、機器人、農業、智慧城市等領域。
-
產業AI化:建議設立百工百業AI化中心,針對個別產業的AI化需求,協助中小企業創新營運模式,加速轉型。
其他建議:
- 強化臺灣的軟體開發能力,針對產業痛點發展軟體創新。
- 工研院應成為臺灣AI發展的核心力量,促進AI產業化和各產業AI應用落地。
出席院士名單:
施振榮、陳興時、盧志遠、虞華年、孫弘、史欽泰、王康隆、張有德、楊育民、焦佑鈞、楊振通、林憲銘、楊泮池、蕭慈飛、陳其宏、劉克振、陳適安。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院長劉文雄亦出席會議。
工研院強調,將繼續推動AI技術應用,協助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和國際市場開拓,促進臺灣成為全球AI創新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