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蘭嶼達悟族 特色文化風俗

蘭嶼達悟族 特色文化風俗

【民生好報記者 徐慧明 蘭嶼報導】

蘭嶼位於台灣東南方外海上,離台灣本島台東49海浬(90.8公里),距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41海浬(76公里),與北方的綠島相隔約40海浬(74.1公里),地理位置上,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巴丹島遙遙相望,東臨太平洋。行政區劃分為台東縣蘭嶼鄉,蘭嶼最早的名稱為達悟語「Ponso no Tao」,即「人之島」之意。蘭嶼一直保有相當好的自然景觀,島上最大的人文特色,是達悟族的風土民俗。

蘭嶼拼板舟(攝影徐慧明)。

蘭嶼人口現約有五千多人,八成以上是原住民達悟族人。原住民由巴丹島移民至此有數百年的歷史,到目前雙方語言仍能溝通,並有交流活動。島上至今仍保有非常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拼板舟」製作,這是達悟族靠海維生的重要工具。因為黑潮會在每年的三到六月之間,為台灣東岸帶來包括飛魚在內的大量洄游魚類,長達大約九個月,達悟族人用拼板舟在春夏季節出海捕飛魚,稱為「飛魚季」,因此蘭嶼有「飛魚的故鄉」之稱。一系列的「飛魚祭」,成為蘭嶼每年最盛大的祭典,祭典大約從二月下旬開始進行,一直進行到十月。乘拼板舟捕魚,有許多習俗代代傳承並形成達悟族人的社會禮俗規範。在祭典中為祈求漁獲豐收,在言語行為上有許多不可觸犯的禁忌,孕育出對自然環境的尊崇,以及永續生態的概念,例如不將飛魚一網打盡,飛魚於海洋中生生不息的繁衍,才能年年有漁獲。

蘭嶼島上隨處可見蘭嶼之眼的標誌(攝影徐慧明)。

除了拼板舟,蘭嶼另一大特色是「半地下屋」。由於島上特殊的氣候及環境,為避免颱風帶來的房屋坍塌,及四周環海的高溫,發展獨特的半地下屋建築。現在於蘭嶼島上的朗島部落,仍保存少數的原始地下屋住宅,還有少數老人家仍居住於內,其外型為高約1.5公尺,就地取材砌石成牆,以木材為樑架,挖地而建之建築物。除了主屋之外,屋旁會有工作用涼亭及砌有靠背石的小庭園。

蘭嶼半地下屋(攝影徐慧明)。

達悟族的族人穿著也是一大特色,為因應酷熱天氣及工作方便,傳統習俗男性穿著「丁字褲」,達悟族女人為男人量身訂作丁字褲,也是維繫感情的橋梁。丁字褲有好幾種,慶典、日常穿與工作用的都不一樣。

蘭嶼達悟族人穿著傳統服飾於地下屋內導覽(攝影徐慧明)。

蘭嶼四周環海,形成特殊而具有特色的達悟族文化,到蘭嶼一遊,會看到與本島不同的文化意象,深刻了解達悟族人與大自然共存的理念,與生活智慧,還有傳統拼板舟與服飾之美,帶回意料之外的收穫。

傳統地下屋旁,砌有靠背石的小庭園(攝影徐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