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起健康管理意識 台北遠東扶輪社從社區出發改變台灣體質
記者呂蘋恩/台北報導
有鑑於台灣每年死於慢性疾病者超過5.3萬,其中心臟病高居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加上人口老化,高血壓性疾病逐年增加,罹患慢性病年齡層也明顯下降;有感於此,台北遠東扶輪社規劃一系列「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課程研習」,作為年度社區服務主軸,由汐止區出發向居民分享,並積極擴展至其他社區,盼拋磚引玉邀請更多扶輪社一起加入推廣行列。
台北遠東扶輪社社長潘秀蓮表示,研究報告指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是影響健康的最主要原因,不僅對醫療資源造成威脅,也將對經濟和社會產生衝擊。擔任社長的潘秀蓮秉持扶輪服務的精神,決定號召社友投入健康管理的計畫,藉由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能的培訓,改變飲食習慣和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以降低慢性病逐年上升的問題。
在2021年12月份舉辦的第一場講座,回饋相當熱烈,為加速慢性病自我管理理念的推廣,將於今年4月22日再度啟動連續6週的研習課程,將美國史丹佛大學結合北加利福尼亞州凱澤佩爾曼納醫療組織(North California 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 Program)共同合作研究成果(CDSMP),透過標準化課程協助慢性病個案(含照顧者)在醫療照顧、生活型態、情緒處理三方面逐步能自我管理。
課程中由兩位培訓合格帶領人共同帶領,協助參與者針對自身行為健康問題設立目標,發展與執行適合自己、符合個人喜好、可行與可持續的自我管理行為。透過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台北大安扶輪社、台北城東扶輪社、台北木蘭扶輪社、台北永安扶輪社、台北怡東扶輪社、台北旭東網路扶輪社、財團法人蘇天財文教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合作,連結友社及社會各方資源合力推動健康管理,擴大扶輪影響力。
▲課堂中分享慢性病就醫經驗暨模擬演練。(圖片提供:台北遠東扶輪社)
負責執行計畫者為擔任扶輪社秘書的黃鈺樺,同為汐止區保長國小校長,她表示,希望此計畫首先喚醒慢性病患者關注相類似的問題,其次幫助慢性病患者不單能處理自己的疾病,還會處理疾病對日常生活和情緒產生的影響,即便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慢性病患者,亦能憑課程所學自我照顧或照顧他人,甚至將所學於社區推展,使人人皆成帶領者與照護者。
黃鈺樺秘書強調保持心情愉快、適度運動、均衡飲食及不濫用藥物等,是延年益壽的不二法門。她講述的內容囊括理論與實務,切中身心靈保健的要點,讓參加課程者在各種健康行為上(如:運動、運用思想處理症狀、解決問題、與醫生溝通等)及個人的健康狀況(如:自我評估的健康、疲勞、失能狀況、社交活動、健康帶來的困擾等)都有改善,並減少留院日數。
▲學員對研習內容深感興趣。(圖片提供:台北遠東扶輪社)
台北遠東扶輪社服務計畫的啟動,不只幫助自己和週遭的人喚起對健康的重視,更運用扶輪社串聯的力量,讓正確的健康觀念傳向台灣更多地區。
這篇文章 喚起健康管理意識 台北遠東扶輪社從社區出發改變台灣體質 最早出現於 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