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老吾老以及自之老 幼吾幼以及幼之幼

▼外祖父蔡添。(圖/李重德提供)

▼外祖父蔡添。(圖/李重德提供)

【李重德/專欄報導2022/02/11】 《論語》的季氏篇第十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自古以來對於「戒之在得」的一般解釋都是說「不要貪婪無度」,但是 重德 認為這一個解釋存有邏輯上與語法上的矛盾,因為 重德 認為這裡的「得」不應該是「獲得」的意思,更可能的「可以」,這是因為在「戒之在得」前面的文句是「血氣既衰」,也就是說人老了,血氣既衰,就不要認為自己還可以去做這與做那個。佛家對於死亡的用詞是「無常」,但是《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因此道家是把死亡當作「歸根」「復命」也就是「有常」,但是無論是佛說「如是我言」,或是道說「道可道,非常道」,現代人妄以為避談死亡將可遠「無常」,但又不學佛修身以建善因,因此在「無常」來到之前,現代人將有一段比古代人更長的「孤老」階段。

今早,重德發現本會(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群組中有人貼文摘自張曼娟《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天下文化的一篇題為《你以後也會老》的短文,重德 有不同的觀點,因此用了半小時寫了一篇《無恭敬事老  老何有所終》,茲將兩文以及 重德 恭敬事老而寫的祭外祖父  蔡添的祭文《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謹此提供給每一個朋友參考如何去安身立命與恭敬事老。

你以後也會老 作者:張曼娟

那一天我被小黃司機罵了,他很生氣,我卻覺得心中一片暖意。事情是這樣的,自從父母親老邁,行動愈來愈緩慢之後,我們出門都搭小黃。為了不讓司機等太久,覺得不耐煩,我總在開車門的一瞬間,對司機說:「老人家動作慢,可以先按錶喔。」

有些司機就按了錶開始計費;有些司機很客氣,笑笑的說不用先按啦,慢慢來。對於前者,我覺得心安;對於後者,則有更多的感激。

那一天,我攔下一輛小黃,像往常一樣請司機先按錶,那位頭髮花白的司機先生轉頭看了看正努力上車的父母親,突然大聲嚷著:「為什麼要先按錶?人都還沒有上車是要按什麼錶?老人家慢慢上車有什麼關係?真的是很奇怪ㄟ……」

直到我們全體上車,車子開了一小段,他還是持續碎念。雖然對我凶巴巴,卻很貼心的幫前座的父親繫安全帶,還轉頭問後座的母親冷氣會不會太冷?我的心中湧起一陣暖意,彷彿是不明所以的被撫慰了。

前兩年父親摔斷了腿,出門需要坐輪椅,卻又堅持搭公車,所幸家門口就有低底盤公車。我們遇見的公車司機都很好,願意降下車身、架好坡道,幫忙輪椅上車,全程差不多要耗費兩到三分鐘,所幸車上乘客也都耐心等候。我聽說有公車司機拒載輪椅族,還用廣播器大聲廣播:「全車乘客一致性意見不能等你!」

公車揚長而去,而那位被拋下的輪椅族已經等了三十分鐘,還得再等三十分鐘。這分明是「一致性的霸凌」,一種野蠻的傷害。

三年前的某一天,因為要上課,我無法陪父親出門,於是外籍看護推著輪椅帶父親搭公車,公車司機看見了父親,也聽見了他要上車的請求,卻關上了車門。趕時間去醫院就醫的父親爆炸了,看護說父親大聲怒吼: 「你以後也會老!你以後也會老!」 車子都已經開走了,還在喊,你以後也會老。

我想著父親的憤怒與無助,甚或還有屈辱,感到非常悲傷。 我知道他的怒吼是想喚起司機的同理心,可惜,「老」這件事,是許多人想都不願意想的未來。

如果連想都不願意想,又怎麼能夠面對呢?

四年多以前,我曾在電梯裡遇見一位鄰居少年,他問:「那兩位很老很老的爺爺奶奶,是你們家的,對吧?」我還沒回答,少年已經走出電梯。當時的父母行動自如、頭腦清晰,一切生活皆可自理,我知道他們老了,卻沒意識到他們已經「很老很老」了,父母親真的有那麼老嗎?少年離開之後,我還在想。一個月後父親進了急診室,老,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總在猝不及防的時刻。

人為什麼要老?

老,是我們從未學習、也避免思考的事,當它赫然降臨時,只能驚惶無措、困惑惱怒。父親剛過八十歲時,聽力明顯下降,加上不明所以的罹患了罕見疾病紫斑症,天天服用大量的類固醇藥物,心情很低落。

有一天早晨,我從睡夢中驚醒,聽見他號啕的哭聲,痛徹心扉的問:「人為什麼要老?老了為什麼這麼悲哀?」他是家裡最老的,沒人能回答他的問題,也沒人知道他還會比老更老。

從那時開始,我就在思考老的意義。

人從小到大,學習規矩、辨別是非、努力向上,爭取更多的資源與社會地位。當我們老的時候,應該要活得更自然,而不是更成功。明白了生老病死亦如春夏秋冬,一片欣欣向榮的葉子,到了最後的季節,便是要枯萎、要凋落的,一陣風過,輕輕的飄落在土地上,永遠的睡去了。

在永遠睡去之前,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回溯自己的人生,那些該道謝的、該和解的、該承擔的、該放下的,都能好好去做,無所畏懼。

孔子曾經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段對於老的論述,我是頗為同意的。孔子勇於面對老年身體機能只會變得衰弱的事實,於是,需要戒斷的是還想獲得的心態。想要得到更多錢財、更多注意力、更多主控權、更多晚輩的關心……往往成為痛苦的來源,也讓照顧者感到困擾。

既然血氣已衰,就該心平氣和,對身邊的人多些體諒與同理心,對天地萬物有更多感謝,不要再想著獲取什麼,而是願意多付出一些。當我們離開世界的時候,原本就是什麼都帶不走的,為何不在可以作主的時候,主動給予和付出呢?不求回報的付出是真正的快樂,一次又一次付出,愈來愈多的快樂,臉部的線條柔和了,自然散發出令人想要親近的氣場。

走過年輕與壯年,在情感的糾結纏繞與職場的明爭暗鬥之後,終於來到老年,從焦躁煩悶走到清涼之地,不是上天的恩賜嗎?讓我們可以放下許多重擔,整理出一個更和諧美好的世界,而後好好告別。如此想來,老年真是人生不可缺乏的一個重要階段,讓我們有機會漂亮退場,留下善意與溫情。

去外地演講那一天,從高鐵站搭小黃到會場,沿途看見一面巨幅競選廣告,上面寫著幾個字:「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問自己,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我們的未來是孩子嗎?現在的中年人還將養老的沈重責任放任在孩子身上嗎?

我遇到好幾個已婚有孩子的朋友,都對我說:「不是只有你要孤獨老,我們也準備好要孤獨老了。不可能把未來的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在演講會場等候的大多數是中年人,我問他們:「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有人點頭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我懇切的說出了我所相信的事:

「孩子不是我們的未來,老才是。讓我們一起面對吧。」 以下是重德今早抽空所寫的短文《無恭敬事老  老何有所終》:

無恭敬事老  老何有所終 作者:李重德  2022/2/11

張曼娟的這一篇《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天下文化,我覺得這文章對於她自己與他人都太苛薄了,因為她文中描述她的父母因為老與病而帶給家人與外人許多的困擾,因此她要求所有準老人都要學會放下,讓自己不再要求自己也不去要求他人,甚至也不要固執已見與堅持原則,然後準備去死。

我不知道她的未來是否能做到她現在文章所描述的一個老人模樣,人老固然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是在人老之前的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經歷,當然各自都會有其面對人老之後的不同認知與差異反應,我認為張曼娟應該要有更大的包容心來包容自己的家人老化,也要鼓勵這一個社會包容許多“怪異”的老人,而不是要求每一個要放下一切,自然的去等死。

我的外公在94歲時當他還能行動與神智清醒的時候,見到我在中國大陸闖南走北的,很是羨慕,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他想要跟我去大陸走走,他要投資我的一些事業。

其實外公的孩子都在大陸投資設廠,但是他卻有三十年沒有去過大陸了,或許他的兒子不帶他去,是因為嫌他會管東管西的,因此他只好找外孫來投靠他想暢遊大陸的夢想。

我沒同意,因為我當時在中國大陸到處奔波,很是辛苦,外人只知我到處受到大陸官方的禮遇,往來的都是達官貴人,其實在這背後還是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辛苦。

但是,外公一直以我為榮,他曾經告訴別人說他的孫子比李登輝更偉大。因此我告訴外公說在等兩年,我會讓對岸的中央政府出面來邀請他去大陸旅遊。這不是我的哄騙之詞,因為我確實能做得到。

但是外公沒有等到這一個榮耀去大陸旅遊的機會,因為在那兩年中外公竟然突然快速的老化到像是植物人一樣,不能言語與行動,因此我每次去探視外公時,心中都有著太多的感傷與歉意。

外公臥床約三~四年之後才離世,當時我人正在中國大陸率團參加“贛台會”,得知此一訊息後,不禁悲從心起,背痛如刀割,幾不能行走,但是因為不能丟下全體團員立即返臺,只好由一縣到另一縣都是用縣長專車接駁轉送。

途中我還在贛州市的“無量壽寺”做一場隔海法會,來安撫外公初逝的驚惶心情,等到返回臺灣之後,一下飛機,身體立即恢復正常,我即接手了許多外公喪葬事宜。

馬英九總統與五院院長與許多中央民代的輓聯都是我去要的,馬英九總統也派黃俊英作為特使來參加公祭,家祭的祭文是我寫的,標題就是《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並且由我帶領所有外公的蔡家子孫跪在靈堂前用台語唸出。

我婉謝了中國大陸各界的輓聯,因為我相信外公的靈魂已經在中國大陸自由自在的暢遊了。以下是重德在2008.9.28所寫的祭外祖父  蔡添的祭文:

祭外祖父 蔡添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 祭文作者:李重德

阿公,您有聽到了嗎?我是您的外孫李重德,在要送您去做神仙的這個時候,我要大聲來說出來:「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

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不只是因為您活有一百歲,更因為您是用您的一百年的生命來疼愛我們、來教育我們、來支持我們,讓我們在您的善良慈悲以及您的正派精神的影響下,我們都沒有來變壞。

阿公,您馬上要去做神仙,所以您以後就不需要重德先來看國語的電視新聞,再來用台語來講故事給您聽,因為您做了神仙以後,每一國的話您都聽得懂了,每一個故事您都會瞭解。

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對自小失去爸爸的我們三兄弟,您就是支持我的媽媽來辛苦撫養我們三兄弟長大成人的最重要的力量。四十多年前,日間阿公您用孔明車載我去巡魚塭,晚上您泡牛奶給我喝,在蚊帳裏面講三國演義故事給我聽的情形,到現在 重德 都還記得很清楚。

阿公,重德會記得您時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人最多不過是一死而已,怕什麼?」,您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去做一個勇敢的人,您還用您有經過大失敗再爬起來的經驗,來教育我們:「大丈夫要能伸能屈」讓我們瞭解一個道理,失敗者只有一條活路──就是東山再起。阿公,重德 就是受到您的精神鼓勵,所以 重德 才能走過大失敗的十年期間,重新再來出發。

阿公,重德會記得您時常提醒我們說的一句話:「打虎也要親兄弟」,所以您要我們三兄弟還要更加好一些。我們三兄弟沒讓您失望,讀國中時,大哥騎孔明車被人欺負,我們三兄弟都站出來,對方就不敢再囂張。讀大學時,小弟無駕照自己學開汽車,把汽車開到溪裡,我叫小弟趕快走開,讓我一人來擔責任。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做生意失敗,您對我說:「你不可以怪你大哥不支持你,他明知道你這一次一定會失敗,他還偷偷的對我們說『重德若是要借錢,一百萬之內他這個做大哥的都會代替來還錢。』」

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您九十四歲時還對我說:「重德,你若要去大陸創業,要找阿公作伙去!」這幾年,阿公您時常對我說:「重德,你一定要成功,要不然阿公就算死了,眼睛都不願閉上!」所以在今年中秋節重德來看阿公時,阿公您一定是知道我與我這一個「天下最有情有義的大哥」已經聯手打出一片天來,所以您可以放心的要去做神仙了。

阿公,您有看到了嗎?有很多您的晚輩都來送您去做神仙,有很多的大官都有送表揚您的文字過來,連總統也都有派人來送您一程。

阿公,在您要去做神仙之前,重德還要再說一次給您聽:「阿公,您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阿公,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