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會 召開「高雄市環境污染與改善」公聽會
▼高雄市議會召開「高雄市環境污染與改善」公聽會。(圖/高雄市議會)
【記者李舜田/高雄報導】 隨著橋頭科學園區動工、台積電將進駐高雄,高雄市將從重工業朝高科技產業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不容忽略,高雄市議會於今(14)日召開「高雄市府如何以更完善的治理架構跨局處合作協助高污染產業轉型(高雄市環境污染與改善)?」公聽會,針對工廠偷排透過儀器監控、光學雷達,採行科技執法彌補人力巡查的不足。
此次公聽會由李順進、陳善慧、朱信強、曾俊傑、吳益政等五位議員聯合主持,陳明澤議員列席。
首先,李順進議員表示,近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不少大陸台商選擇回台投資以避戰火及減少相關風險。伴隨這些廠商的回流,後續事業廢棄物增加,加上高雄既有之產業及東北季風造成的空污等既存問題,另即將有大林蒲新循環石化材料園區開發案、中油後勁台積電用地發開案、馬頭山新農業循環大兆園區環評開發案等,希望可以找出因應之道及改善方案,使轄內的居民生活環境與品質能更臻完善。
陳善慧議員也提到,高雄的經濟發展將從重工業轉型為高科技產業,我們期待轉型,但對於空汙的問題要嚴格把關。
曾俊傑議員表示,空氣品質一直以來為高雄市民關注的議題,現今產業轉型將出現經濟和環保之間的拉鋸戰,希望市府對於空汙、水汙、土汙等各項汙染要確實把關,守護市民健康。
陳明澤議員則針對空汙來源之一的焚化爐,認為若市府考慮焚化爐除役,亦或新蓋焚化爐,都應考量相關的配套措施,如除役後垃圾量的分配,以及新建必須經過環評等程序,還有焚燒後的飛灰和戴奧辛問題要如何解決,也都需要審慎思考。
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木彬指出,焚化爐為高雄第三大的固定汙染源,從110年1-9月全台氮氧化物排放平均為81.5ppm,然而高雄市的中區和南區資源回收廠卻為98.9和97.1ppm,為全臺倒數第2、3名,由於兩處防治設備老舊效率差,有再改善與精進的空間。再者焚化爐所產生的綠能也應該再提升,達到25%效能。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系特聘教授張章堂則提到,現有的產業在製程中產生VOCs氣體其中包含六甲基二矽氮烷(HMDS)氣體,HMDS熱分解會產生固體二氧化矽易對蓄熱式焚化爐(RTO)的不良率發生阻塞現象,須進行HMDS前處理,以及無法進行溶劑二次回收而產生空汙,建議可導入智能VOCs處理與溶劑回收系統,不僅有效降低成本,也可減少人力,利於產業應用。此外,他也提到透過儀器的監控,採科技執法,減少人力巡查的缺失。
針對工業區附近民眾反映夜間仍有工廠偷排廢氣和煙塵,國立成功大學永續環境研究所企劃推廣組長曾庭科則建議,市府可要求固定汙染源和防治設備的操作參數連線到環保局,減少人力的巡查,並將此要求納入自治條例中。
前環境保護署水保處處長吳盛忠則指出,CO2的排放是可以透過技術來解決。另也提到中油整治速度與設備、技術有關,新進的技術可以讓整治速度加快。
中山大學環境研究所副教授張耿崚建議,環保局可要求業者提出未來十年的減碳計畫,一方面了解業者作法,同時也可以透過產官學的協助,提供業者解決方案。
吳益政議員則提到,環保與經濟並不衝突,產業衍生的廢棄物可以透過新穎的作法獲得解決,大企業可以支持提供解決方案的新創公司,把問題交由他們處理,環保便成為可以投資的產業。
最後,李順進議員表示,經濟部曾提及未來臺灣用電量大增,他憂心燃煤政策可能會打折扣,對於陳其邁市長曾允諾推動「高雄市低碳永續自治條例」,引導城市發展各面向低碳政策的軌道,他也期待以完善的治理架構,跨局處合作協助高污染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