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8/26海科館開幕 展示跨國多元文化藝術展演
▼海館館長陳素芬(左2)與La Benida Hui(許沁雯)(左3)和藝術團隊合影。(圖/海科館)
【記者范家豪/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三級疫情後首次辦理的實體記者會-「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開幕活動於今(8月26)日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高挑且寬闊空間舉行,開幕活動有來自非洲烏干達音樂家Boney Lee特別為這次特展創作了歌曲,歌詞訴說著海洋生命的吶喊,同時來自肯亞的舞蹈家Anita Shalom Kyalo也展開舞蹈的演出,並邀請與會貴賓共舞為這次特展開幕揭開序幕。
「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創作有來自不同國籍的藝術創作者,分別以各自專業藝術領域和創作,將海洋垃圾造成全球生態危害的議題,經由不同創作類型,提醒人類改變過度依賴塑化製品的習性,以免造成生態的危害。
活動在海科館館長陳素芬、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教育部資科司科長高志璋、基隆環保局科長林嵐及藝術家La Benida Hui(許沁雯)及與會貴賓等,為永續海洋以海漂垃圾簽名承諾共同推動守護海洋保育期許中圓滿結束。這項特展自即日起到111年2月6日在海科館主題館和教育中心展示。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圾垃隨著洋流不分國界,正危害許多生物,生物覓食無法判斷塑膠製品或足以危害他們的東西。中途島本來應為海鳥天堂,也是世界最大的信天翁棲息地,如今因海漂垃圾形成了太平洋地區垃圾集中地,許多鳥類誤食垃圾,不是被噎死就是營養不良而亡,甚至誤食鋒利的塑膠碎片而刺傷食道或腸道。
生活中廉價的打火機、海裡的漁網等、透過海漂垃圾與生物誤食而死亡後體內發現因垃圾致死的案例不勝枚舉,海科館常設展廳也陳展有這樣的標本。全球很多生物因人類生活習性與所製造的垃圾誤食或受困而亡,這是值得人類深思與重視的議題。
這項「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由加拿大華裔環境藝術教育家La Benida Hui(許沁雯)結合多國藝術創作團隊與NGO,在財團法人光寶文教基金會的贊助下,來自不同國度與領域的藝術家們,以海漂塑膠進行一系列多元領域的藝術創作,以傳達全球塑膠污染的嚴重性,呼籲民眾關心在地海洋環境及反思人類生活行為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作品分別陳展於海科館主題館3樓、5樓及教育中心1樓。此外,該團隊藝術家Rangi, Karina, Jacob, Mariam and Sharlene等人,於近期以「鯨魚給世界的訊息」為主題,在主題館廣場進行3D粉彩創作,歡迎民眾觀賞與拍照打卡。「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分別展有各種不同創作類別與兼具趣味和科學以及值得人類深思的豐富藝術展項,歡迎民眾體驗參觀,相關活動資訊可參「國際海洋藝術中途島特展Collide-O-Scope」活動官網(https://www.nmmst.gov.tw/chhtml/newsdetail/221/5966/0)
補充資料:
- 烏干達音樂家Boney Lee歌曲創作歌詞:「我正邁向死亡,我需要,令我窒息,我需要空氣,我的美麗消逝,你不在乎!住在我裡面的所有人,他們被困其中而看不見,來自人性的毀滅,使我心碎!你今天在我身體裡留下了什麼,我想知道,我的孩子會吞下什麼,沙子裡藏著什麼,什麼在污染我……這是大海的哭泣,水的乞求,這是大海在落淚,救救我,救救我,耶!」
- 2.藝術家La Benida Hui的團隊結近期也同時連結在地活動,如7月響應新北市貢寮區福隆在地潛水店家所辦理之「藍點任務」,在1天活動10小時過程中於福隆海灘沿岸撿了100 袋海洋垃圾重約273.1公斤,除了依顏色分類外,品項的分類包含270隻鞋子、437個魚具、1,638個寶特瓶、55個打火機、68個寶特瓶蓋、46個包裝袋、27個餐具,這些集結的垃圾,也同時拍攝做成紀錄,後續將再進行海塑裝置藝術。
3. Rangi, Karina, Jacob, Mariam and Sharlene等人在海科館主題館外進行3D粉彩作品介紹:鯨魚屬海洋中壯觀且美麗的大型海洋動物。然近年來研究發現海洋垃圾導致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世界各地接連發生多起鯨魚擱淺事件,科學家解剖後發現,它們的腸胃裏竟然全部都是垃圾,這些垃圾將成為了海洋動物主要殺手,如同該3D畫作中的藍鯨,在牠的嘴中是人類丟棄至海洋的各種垃圾,在即將窒息時這隻鯨魚用歌聲中向世界發出訊息,作品中的小船則為目睹這現象的旁觀者,透過這幅3D藝術畫作也提醒人類,海洋垃圾對生態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