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0

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傳播學課程經營網紅 題材多樣超吸睛

▼屏東大學助理教授張耀仁其著作(圖/國立屏東大學)

【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張耀仁,2020年3月曾與系主任鄧宗聖經營頻道「寶寶寶 & 喵喵喵」,獲得十餘家媒體採訪關注。同年10月,張耀仁另外主持頻道「親愛練習」,並將經營心得撰寫成書,於2021年1月出版《網紅.假新聞.偽科學:媒體素養必須知道的20堂課,並帶領傳播學概論修課學生四十餘人,於YOUTUBE經營二十多個頻道,期望透過當代新興媒體的影響力,結合學生創意與思辨,有效傳播科學。

舉凡橫幅圖片、頻道簡介,乃至影片縮圖選擇等,平常看慣了網紅所經營頻道,甚至動輒出言批評,等到自己也「撩」下去,才發現箇中有許多細節必須考量,例如頻道定位,究竟要談什麼主題才夠吸引人?例如影片縮圖下標與標題重複,可以增加影片曝光度等,林林種種的細節讓學生不知所措,學生王宇晨說:「對著鏡頭自說自話,一開始很不習慣!」而蔡庭禎則表示:「雖然只是動動手指頭,可是要別人訂閱真的不容易!」學生頻頻遭遇挫折,卻也意識到:科學傳播不是嘴上喊喊的口號,而是必須身體力行的實踐與體會。儘管拍攝手法還很青澀,但從學生活潑多元的頻道名稱,包括「大喵談科學」、「騙吃少年團」、「蛙今罵冇蠅」、「呱哩工作室」等,都可看出從小生活於3C世代的他們,傳播思維與作為顯然與前行代有所不同。

「五分鐘背完元素週期表!」「為什麼頭髮可以被燙捲?」「農地也能變公園!?」各式各樣日常生活與科學的結合,從科學課程到科學實驗,科普傳播學系傳播學概論課程別開生面,要求全體修課學生於時下知名平台開設頻道,將學期所學運用於頻道經營之中,包括提問式下標、結合時事熱點、使用者行為的換位思考等,從中思考科學傳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也實踐作為一名科學傳播者,應該注意哪些傳播「眉角」,多位學生大喊吃不消:「原來網紅不好當!」

「從『媒體自造』的角度出發,透過敘事力、思辨力以及創造力,以思辨、自造的方式面向媒體、思考媒體,而非規範性思維,更非提供倫理教化的單一答案。」這是張耀仁在《網紅.假新聞.偽科學:媒體素養必須知道的20堂課》所寫的一段文字,他表示,與其始終困惑理論的抽象,倒不如經由「做中學」來瞭解科學傳播的甘苦,期待科普傳播學系也能出現一位「理科太太」,從中發揮科學傳播的影響力,並將科學理性思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傳達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