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公司 放眼下半年台船環海、台船防蝕蓄勢待發
▼台船環海公司與台船公司簽署建造新一代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運輸及安裝用的全迴旋浮吊船「Green Jade」建造合約。(圖/台船公司)
【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在109年度上半年成果表現斐然,即使世界航運停滯性蕭條,台船公司在公務船艦建造工程、離岸風電工程佈局的推動下,台船6月營收繳24.2億元佳績,今年上半年營收123.96億元,年增105%,下半年度,隨著離岸風電業務及公務船艦業務展開,台船公司力拚轉盈。
台船環海公司與台船公司於今年6月下旬簽署建造新一代離岸風電水下基礎運輸及安裝用的全迴旋浮吊船「Green Jade」建造合約,合約金額達75億元,將由台船負責設計及建造,「Green Jade」預計2022年底交船,目前已接獲中能、海龍等離岸風場業務,且可承接國外業務,後續商機可期。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於今年7月17日「Green Jade」簽約慶祝晚宴致詞時表示,希望藉由本案由台船做為領頭廠商持續邀集國內外合作夥伴,逐步建置我國海事工程自有船舶、自主技術與施工能量,以具體行動支持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在地化政策,「Green Jade」為海事工程國家隊跨出一大步。
曾次長說:「非常高興能看到台船環海成功完成「Green Jade」的最終投資,簽約並交由台船公司承造,這個成功的投資計畫顯示政府已經提供一個明確且穩定的離岸風電產業環境,讓大家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更具投資信心。」
台船公尺表示,肩負離岸風電海事工程在地化任務,於105年11月9日聯合35家業者成立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聯盟(Marine Team),台船公司隨即於108年建造完成一艘長140公尺、載重13,500公噸,用於離岸風電鋼構搬運用的大型駁船台船十五號。台船更在去年與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承攬商DEME Offshore合資成立台船環海公司(CDWE)。
今年6月,簽署建造新一代離岸風電基礎與風機安裝用的全迴旋浮吊船「Green Jade」建造合約,希望「Green Jade」能發揮母雞帶小雞的功能,藉由簽約、建造帶動國內離岸風電海事工程業量能,更帶動提升國內造船產業及其相關供應鏈。「Green Jade」完工後將隨即投入中能風場,執行水下基礎運輸與安裝作業,將帶動台灣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產業在地化之發展,並建立市場供應鏈及永續經營之能量,大大提升台灣離岸風電工程船機設備之能量及安裝工程技術。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說,台灣從前沒有海事工程能量,期望藉由離岸風電發展建立海事工程能量,「Green Jade」將在今年底開工,預計2022年10月交船,目前已經獲得中能及海龍離岸風場合約,目前開發商詢問後續合作可能機會多。業務量已經從2023年排到2025年。政府規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未來業務可期。
「Green Jade」全長約216.5米,寬49公尺,載貨面積約為8200平方公尺,相當於1.3座足球場,可搭載5套安裝用的水下結構物(如管架式水下基礎或單樁式水下基礎),配備有4,000噸級吊車,為全球前10大起重船舶。除此之外,多項重要設備將依循國際環境保護法規之綠色護照(Green Passport),及Clean Design環保符號,於雙重環保標準下進行設計並取得認證標章。船舶動力系統將用雙燃料引擎,同時融入嶄新之設計理念,將傳統燃油散熱系統配置廢熱回收之節能設備,使產生的廢氣熱能轉換為可用電力減少廢氣之產生,對生態環境更加友善。
台船公司深信,此艘由台灣本土建造之多功能、高性能又兼具環保設計理念之離岸風電主力工作船,除了將由中國驗船中心(CR)、美國驗船協會(ABS)負責檢驗,提升本土船舶檢驗實力,也將為台灣的離岸風電綠能產業發展及風電工程船舶造船領域寫下歷史性之篇章。
台船也期望政府在2025年後的離岸風電在地化政策,能以「國船國造、台製優先」之理念,明確訂定開發商於離岸風電工作船舶使用時,以本土投資、本土建造之國籍輪為最優先使用,以鼓勵國內海事業者投入國內離岸風電工作船舶建造,擴展本土建造的船隊,除完備本土離岸風電海事工程船隊能量外,亦能帶動並提升國內造船產業及其相關供應鏈。
台船旗下子公司—台船防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台灣第一座符合環保規範大型一貫密閉式噴砂塗裝廠房,以及有多年密閉式噴砂塗裝廠房施工技術經驗,近期積極轉型並且配合國家重大綠色能源政策,致力成為離岸風機本土化的供應鏈,成為國家隊不可或缺的一員。
目前台船防蝕公司有多項業務積極進行中,其中包括為大型鋼構廠之密閉式塗裝廠房的設計規劃建造案,台船防蝕不僅提供客製化的服務,還有專業施工團隊執行量產、防蝕廠房設備之操作運維,未來將致力培育國際專業塗裝檢驗員,將防蝕、塗裝技術能量傳承台灣在地本土化。
台船防蝕以專業的塗裝能力,屢獲得外商的青睞。於彰濱工業區合作國際陸機工程,顯示台船防蝕堅實的能力及與國際接軌的經驗;目前另一重大業務,即是與外商共同合作投標國際公共工程案,目標在未來將台船防蝕的專業與品質轉化成最實質的經濟效益,獲取更大的成果,擘畫未來,茁壯台灣防蝕工程的能量,與世界接軌。
109年7月下旬,蔡英文總統於台船公司基隆廠共同主持「新海研一號命名暨下水典禮」。蔡英文總統為新一代海研船命名,並勉勵為海洋探測與教學而興建的「新海研一號」,能夠承接我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海洋國土永續發展的使命,航向藍海,放眼國際。
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表示,台船建造船隻多是以貨櫃輪與散裝船等商船為主,由科技部委託建造三艘研究船是台船首例,其中新海研2號、新海研3號已於2019年11月25日交船。本系列新一代海研船,配備台船開發的節能劍艏,側面外觀艏柱垂直與傳統球艏不同,能減小興波阻力、減少船速在波浪中損失、降低船艏上浪機會。本次經驗也讓台船的設計與建造團隊技術成長,有助於未來爭取國際上研究船標案。
台船公司在近年不僅跨足離岸風電事業及國艦國造業務,更是精進自我的設計、建造能量,承接科技部海研船業務,達成國家「國船國造」目標,台船公司協助科技部探索無垠海洋邊際,建造本船汰換舊有的海洋研究船隻,未來新船服役,希冀帶給台灣更強、更廣海洋研究能量,形塑台灣海洋國家美名。
「新海研1號」由科技部委託台船公司設計建造,於2020年7月交船,未來將由科技部移撥國立臺灣大學管理營運,本輪為CR及ABS雙船級認證,研究船總噸位2200噸,船長66米、船寬14.8米、深7米,可搭乘19名船員及28名研究人員,全船採電力推進,擁有精準定位的多音束測深、水文探測與海水採樣等系統,並有海流剖面、海床地貌與底質結構等先進的同步聲納探測設備,包括具備DP動態定位系統可進行海上定點研究,多音束測深儀可大面積掃描海床,水下定位系統則可追蹤水下5000公尺目標,並可透過「水下無人載具(ROV)」等相關儀器協助,可找尋飛機黑盒子,此外,「新海研1號」是唯一配備船艏氣象塔的研究船,可立即蒐集氣象資料並回傳氣象局研究判斷,並配備高低頻流剖儀可執行黑潮等洋流研究,精準快速測繪海底7000m之3D立體地形圖,此外,配備乾溼實驗室,可執行各項化學生物實驗,是一艘大洋級的多功能海洋研究船亦是我國目前最大型的海洋研究船。
放眼下半年,世界航運市場的復甦還未見明朗,肺炎疫情仍舊影響全球,但台船公司提前部署的三大事業漸入佳境,大力配合國家政策積極拓展海工事業、國船國造業務,旗下兩大子公司台船防蝕、台船環海業務多有斬獲,逆勢中成長是台船人引以為傲的精神,將營運成績穩定、將造船技藝更加精進,替台船公司的未來訂立永續發展的堅實架構,傳承台灣的造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