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清靜一下吧!高雄佛光山心旅行 送給未來一座人間博物館

4

▼人站在巍巍大佛下,8座佛塔環繞中,反而顯得渺小,謙卑之心油然而生。(圖/記者范家豪)

清靜一下吧!高雄佛光山心旅行 送給未來一座人間博物館

【記者范家豪/大樹報導】  據天下微笑台灣報導,48座地宮,4800年的格局,8座佛塔,4種解苦的方法,還有5棟101大樓高的荔枝,這是宏偉的高雄佛光山,借人、借景也借天地,唯獨清靜的心情,在這裡不假他求。

氣勢恢弘,是進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第一印象。人站在巍巍大佛下,山林環繞中,反而顯得渺小,謙卑之心油然而生,心胸反倒放鬆了起來。

「從視覺上,感覺整個園區很大,但其實周邊的山都不是我們的。」館長如常法師笑說。園區占地一百多公頃,歷時八年,直到2010年才竣工,由於土地為狹長型,當初設計佛陀紀念館時並不好發揮,便運用色彩配置,創造視覺上的延伸。

草地的綠與周遭山景連成一氣,使佛館融入大自然中,黃色屋瓦與金色大佛相互輝映,不時走動於其中的法師們,身上穿的也是同一色系的土棕色,由高處望去,這些黃黃綠綠就像是在藍天白雲這張畫布上的一抹安定,「顏色越單純,越容易讓人靜下心來。」這是佛館色彩上的祕密,「我稱之為:借天、借地、借景、借色、借人。」

站在大佛平台往回望,八座佛塔佇立在成佛大道上。
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佛館在數字上也有祕密。以主視覺的大佛為中心,四周各有一座印度式佛塔,象徵苦、集、滅、道四種解苦的方法,滅苦必須找到幸福,成佛大道兩旁的八座中國樓閣式佛塔,即為引領人們尋求幸福的八正道,而跨越建築形式的佛塔,代表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的漫漫歷程。

走進人間博物館 「佛館空間充滿中式美學,左右對稱、南北平衡,融入園林設計,可遊、可坐、可居。仔細看屋頂上的瓦當,圖樣都是蓮花,代表清淨。」巧妙的是,園區利用天然傾斜的地勢,營造建築錯落之美,即便佛塔左右對稱,整體視覺也不死板。

向大自然借色,是佛館配色的祕密。

初以遊客身分與佛館結緣,後來成為館方英文茶禪老師的林杏子說,「這裡有別於一般觀光景點,多了溫度和深度,戶外綠意盎然,孩子可依自己的腳步,去探索大自然。」(延伸閱讀:宗教建築全台第二多,到高雄玩宗教之旅最內行

館內展覽主題橫跨歷史、文化、人文等領域,廣納八大藝術之美,也加入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與海外交流,並將人間佛教、以人為本的信念貫徹始終,「佛陀紀念館是大家的博物館,陪伴0到100歲每個生命階段。」

在兒童館,有專為孩子設計的互動、遊戲、科技場域;在五和塔,可舉辦佛化婚禮、彌月慶典、長輩壽誕,度過生命中的溫馨片刻;在金佛殿,若心中有疑難事,不妨抽張法語解惑,不斷吉凶,只用智慧之語引領人們找尋心的方向。誠如如常法師所說:「佛陀紀念館除了是知識的殿堂,也是心靈的殿堂。」

金佛殿的古德法語箱裡,分別放有中、英文兩種法語。

地宮裡有皮卡丘 留給下一世紀的禮物

此外,還展開一場長達四千八百年的時空膠囊大計。「本館下方有四十八座地宮,用來收藏各時代文物,每一百年開啟一座,希望未來的人,能目睹上世紀的文物,讓人類文化得以綿延流傳。」唐代地宮放的是當時的茶盞、香爐,而現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什麼呢?「交通運輸、手機電腦,甚至是皮卡丘,都將成為後世的時代禮物。」

玉佛殿裡以香柏木浮雕各種形制的寶塔,象徵佛陀傳教世界的足跡。

當下與未來同時重要,座落高雄大樹,佛光山長年也與在地培養默契,「大樹有三寶,鳳梨、荔枝和水。每年五月是玉荷包的季節,我們幫農民賣水果,以五台斤包裝盒的高度計算,最高紀錄曾賣了五棟台北101的量!」魚幫水,水幫魚,「玉荷包到六月就告一段落了,農閒時期,大家就來佛光山做義工。」此外,法師們也到在地偏鄉教英文、音樂,辦夏令營、畢業典禮。是這樣的體貼,造就了佛光山的寬大胸襟。

          體驗茶師 「禪」 的另一種方式

佛館內「茶禪一味」的體驗行之有年,品茗之際悟禪機,二○一六年更將這顆種子放入孩子心中,培訓「小小茶師」。

從茶席當中體驗禪的智慧。

今年國一的吳容妤,從課程第一期開始就沒間斷,相當享受茶禪過程,也接待過不少來自歐、美、亞洲的海外旅客。在她親手做的押花筆記本中,記滿了這些國際旅客在喝過她的茶、聽過她分享茶道後的回饋,「我現在可以用簡單的英文和外國旅客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家庭、文化,發現世界真的非常大!」

小小茶師吳容妤(右)示範茶禪過程。
生態池畔漾著金色光芒的雙閣樓,可以在此體驗茶禪、抄經。

看在媽媽林杏子的眼裡,「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要學習很多才藝,但來這裡反而是一種向內的探索,當孩子建立起厚實穩定的內在,日後要學什麼都不是難事。」孩子的成長連帶影響全家正向轉變,現在林杏子也是成人茶禪課程的一員,更是英文茶禪的老師,「我都開玩笑要叫她一聲學姊!」

每年四至十二月,館方還針對忙碌、疲憊的現代人,設計為期兩天一夜的「心的旅程」,藉由坐禪、茶席、抄經、行儀及佛教藝術賞析等活動,安頓自我,學習與心的對話。(本文作者-高嘉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