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基承辦健保IDS計畫20年 改善部落醫療環境
【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 自健保署開辦「山地離島醫療給付效益計畫」(IDS),屏東基督教醫院已承辦屆滿20年,把專科醫師送到霧台鄉、三地門、瑪家鄉,與當地衛生所合作,提供急性醫療照護、專科醫療照護、預防保健服務、巡迴醫療服務、慢性病照護及轉診後送等醫療服務,藉由醫院與衛生所資源的垂直整合,改善部落的醫療品質。15、16日健保署高屏業務組組長林淑華、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醫學院院長陳震寰、醫學系主任凌憬峯、教授張鴻仁及醫學系學生等四十多人實地訪視計畫執行現況。
自從民國89年「山地離島醫療給付效益計畫」(IDS)實施後,原鄉部落終於擁有24小時的醫療服務,成功解決夜間或假日的醫療空窗期,部落的診療項目從原本基礎的家醫科,擴充為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風濕免疫科、肝膽胃腸科、骨科、眼科、小兒科等10幾種專科科別,目前屏基每年提供霧台鄉、三地門、瑪家鄉專科醫師600診次以上,巡迴醫療近2000診次,平均一年診治25000多人次,舉辦100多場衛教宣導;雙向轉診也逐年增加,衛生所將須進一步治療或檢查的患者轉診到屏基,當病況穩定後屏基再轉回衛生所,給予患者持續性醫療照護,落實分級醫療,強化在地醫療資源整合。
屏基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勇璋就曾在週末清晨前往霧台衛生所執行假日值班的路上,在霧台鄉伊拉村遇到一輛平板卡車突然翻覆跌落北隘寮溪中,陳醫師見狀立即下車察看,給予司機初步的緊急處置,並通報屏東縣消防局請求救援。事後司機王先生心有餘悸地說「還好陳醫師在山上,不然在那個深山裡,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有人來救我」。上山巡迴醫療已有15年經驗的屏基小兒神經科醫師黃漢傑說,有時會發現因為隔代教養,或是缺乏適當的語言及學習刺激而出現發展遲緩的孩子,此時便會協助轉診到屏基做進一步的篩檢,讓孩子可以及早接受早期療育。在莫拉克風災時,霧台鄉不僅對外道路中斷,鄉內道路也柔腸寸斷,部分部落成為孤島,除了迫切需要食物外,藥品也是救命關鍵,在衛生所人員進退維谷無法送出藥品之際,衛生所主任靈機一動向屏基尋求支援,屏基立即運送藥品到內埔農工救護站,利用直昇機空投到需要的部落,協助衛生所一起守護鄉民。
健保IDS計畫像是健康輸送帶,20年來一點一滴傳送人、物、力到偏鄉,散居山中各角落的老弱病患們,在IDS提供巡迴醫療及到宅服務後,不用再奔波勞頓,縮短了醫療的城鄉差距,提高居民留鄉就醫比率,有效地改善原住民鄉的醫療環境,部落裡忍小病成大病的狀況獲得改善,全民健康保險與屏基及衛生所共同守護部落健康。
隨著原鄉人口結構高齡化及疾病型態慢性化,必須強化IDS計畫與長期照護的串聯,目前屏基承辦的三地門A級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便連結IDS計畫專科醫師針對原鄉失智、失能及三高慢性病個案提供初步篩檢、評估與追蹤,然後給予個案所需要的居家醫療、居家復能、居家服務、沐浴車、輔具服務、交通接送…等長期照護資源。
住在三地門鄉三地村53歲的韓先生,五年前車禍導致全身幾乎癱瘓,正值盛年卻只能躺在床上,生活起居都需要依靠母親和女兒們的照顧,在經過屏基復健科醫師到宅診療及物理治療師到宅復能下,現在韓先生可以自己使用助行器緩步行動,甚至到屏基地磨兒生活機能中心運動,朋友看到他的第一反應都是「進步很多囉,現在都可以自己走路」,韓先生有感而發地在個人臉書寫道「這四年不斷的復健,終於看到曙光,是我人生癱瘓後的一小步,卻是看到前景的一大步」
屏基投入原鄉醫療逾60年,從義診、預防保健、健康促進、長期照護到預防或延緩失智失能,並引進社會資源,結合統一超商把愛找回來零錢捐,挹注原鄉失智篩檢、高齡服務,因而屏基原鄉工作團隊在去年榮獲第29屆醫療奉獻獎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