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

以實物給付制度彌補社會救助需求 蘇震清提案修正「社會救助法」

【記者何勁陞/屏東報導】 政府的預算資源有限,社會救助工作應該引進實物給付制度,如食物銀行,以彌補現金救助方式之不足。有鑒於此,立委蘇震清提案修正「社會救助法」第二條,以推動公平安全的實物給付制度,俾利建立完善的社會安全網。

▲社會救助法立法目的係為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遭遇受急難或災害者。(圖/蘇震清服務處)

蘇震清指出,「社會救助法」立法目的係為照顧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遭遇受急難或災害者,並協助其自立為主軸。鑒於近年來物價上漲、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已對經濟弱勢民眾的基本民生需求造成相當衝擊,然政府稅收資源有限,現行社會救助法僅以現金救助方式,恐無法提供妥善保障。

為善用社會資源、避免浪費,世界各國紛紛建立食物銀行,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及日本、南韓、印度等亞洲國家,皆已藉此提供急難事故、失業、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遊民及其他經濟弱勢民眾的短期日常生活所需,以保障其基本權益,顯見實物給付實為善用社會物資並彌補社會救助需求之重要因應措施。

目前國內部分直轄市、縣(市)政府雖各自訂定實物給付相關方案或計畫,自行或運用民間資源提供民生物資援助,惟為推動建立公平安全的實物給付制度,俾利完善全國性的社會安全網,中央主管機關應有明確立法規範之必要,並考量因地制宜需求,授權地方政府自辦實物給付救助之法律依據,故擬具「社會救助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