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從播種到餐桌 幼兒園化身小農場 食農教育從小扎根

從播種到餐桌 幼兒園化身小農場 食農教育從小扎根

圖/國教署

地方中心

教育部國民教育署為培養幼兒親近自然、了解食物來源,推動「正常化教學融入幼兒學習日常生活」政策,鼓勵各地非營利幼兒園將「食農教育」融入教學日常,透過遊戲化方式引導孩子在自然中學習與探索。新北市育平非營利幼兒園、臺中市樹德非營利幼兒園及嘉義市橡木子非營利幼兒園,即以有限戶外空間打造「小小農園」,讓幼兒動手做、實地學,成為校園內最有生命力的學習場域。

在育平非營利幼兒園,孩子們不僅在「可食菜園」親手種菜,還學習以落葉製作堆肥,實踐資源循環與永續利用,並進一步參與簡單料理體驗,從耕作到烹飪,完整理解食物的價值。

臺中市樹德非營利幼兒園則讓孩子自行決定種植作物,從園內吃剩的水果種子出發,親手育苗、澆水、施肥、採收甚至料理。過程中不乏實境教育:曾有玉米因暴雨倒伏,孩子哭泣後仍堅強整理農地,從中學習農夫辛勞及「看天吃飯」的真實生活經驗。

嘉義市橡木子非營利幼兒園則由老師帶領孩子觀察田園變化、辨識不同蔬果品種、測量玉米高度等,從播種到收成再到飯桌,讓孩子了解「一飯一蔬」來之不易。

教育部國教署聯絡人郭芝穎指出,幼兒園即是孩子初入社會的學習場,食農教育能有效培養幼兒的感官體驗、自主學習、手作精神與挫折忍耐力,並在過程中學會尊重自然、珍惜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