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到地方創生 新北客家文化研討會展現多元風貌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為探究當代客家族群於新北都會區與非都會區在地化過程與文化現況,將於113年12月13日至14日於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辦理「新北想像與發展研討會」。從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戰後經濟發展不同時期來到新北地區的客家人在地化過程,呈現出當代的客家文化現況,從宗族遷徙、語言、地方創生與都會發展等議題進行討論。報名即日起至113年12月9日止,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參加。(https://reurl.cc/d1XXbM)
▲廣邀在地民眾參與,與學術和政府單位對話了解客家文化現況與發展。(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當代客家族群分布多位於桃竹苗臺三線地區、高屏六堆地區及花東縱谷平原,且多為清領時期自廣東來的客家人。但客方言群仍包含福建省漳州與汀州的客家人,這群移民來到臺灣後,多落腳於北海岸、新莊、板橋、土城、新店地區。但由於在地化過程、分類械鬥、及國家制度對人群分類影響與周邊強勢族群互動後逐漸福佬化而流失客語,惟部分客家文化的儀式、習俗及認同,仍被保留下來,稱之為「客底」。在日治時期殖民政策招募來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到三峽發展焗腦與茶產業,使現今五寮、插角、有木、竹崙等里呈現客家人口聚居區。到了戰後經濟發展時期,來自全臺的客家移民到新北發展工商業,籌組客家社團持續傳揚客家文化。在這樣的脈絡下,依山、海、河流在地化的新北客家族群,在歷史發展中呈現出不同多元面貌,但內部異質性相當大,希望透過辦理研討會聚焦當代發展,回應都會客家與傳統客家聚落政策發展的差異,聚焦新北客家文化與人口聚居區,以不同政策工具落實客家政策主流化。
▲由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王保鍵副院長主持,共同激發新北都會客家想像。(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從發表的議題中,來自高雄師範大學洪馨蘭教授及臺灣泥染文化資產工作室廖倫光老師,長期關心北海岸客家聚落發展,提出石門海客及來自汀州客家練姓宗族文化現況,回應北海岸客家族群對地方的認同感。來自陽明交通大學羅烈師主任,透過對板橋平原江家宗族為研究對象,探討來自汀州客家的雙族裔認同現況。接續來到三峽地區,由高雄師範大學吳中杰教授,透過語言學調查研究了解三峽地區客家聚落客語發展現況。在客家館舍經營方面,由政治大學傅凱若副教授及中央大學廖長彥助理教授,分別從生態博物館及實境解謎創新議題探究都會客家館舍如何再活化。最後從地方創生與都會客家發展,由臺灣師範大學黃玫瑄老師講述都會客家文化如何再活化,另外從中央大學陳明惠博士候選人與文史工作者湯錦台老師,回顧新北客家近代研究盤點,探討閩籍客家開發史,回應當代族群關係議題。最後從都會客家研究中,從量化研究方法、族群主流化觀點及未來學角度,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王保鍵副院長、淡江大學彭莉惠助理教授及中央大學湯晏甄助理教授進行發表與論述。
▲透過政策研討會探究新北客家都會發展。(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新北市客家局表示,近年來透過地方創生政策工具,將推動新北客家文化發展分為「傳統客家聚落」、「都會客家地區」及「北海岸客底文化」三大推動核心。在三峽傳統客家聚落以「逢山必有客」傳統論述,翻轉地方產業帶動返鄉青年。在北海岸地區推動客底文化計畫,擾動與復振地方客家文化。在都會地區,透過義民祭與桐花祭等嘉年華式活動,將客家文化產業化,呈現都會多元特色。隨著現代化與都市化發展過程,發現客語傳承、客家認同隱形等議題,透過研討會希望論述當代新北客家文化發展,聚焦與盤點出重點區域,讓客家文化從不同世代、鄉村到都市、山區到海岸、流域之間,交織成新北在地客家文化。
▲新北傳統客家聚落-三峽區五寮里。(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