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ㄞ~網美織飾」族群傳統配飾展 盛大開幕

「ㄞ~網美織飾」族群傳統配飾展 盛大開幕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和所有講師、貴賓揭開「ㄞ~網美織飾」剪綵亮點。(圖/原文發中心)

【記者范家豪/瑪家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文發中心)結合文化部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資源,規劃辦理原住民族文物再製計畫,從全臺29座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遴選出16座館舍合作,以探索在地知識做為文化凝聚、族群記憶傳承及向外播散為理念,串聯各地館舍文化資源,並開啟區域群組合作模式,形塑臺灣原住民族博物館文化生活圈,共同追尋、建構、再現屬於地方珍貴的工藝技術與文化歷史記憶。

▲「ㄞ~網美織飾」族群傳統配飾展開展茶會。(圖/原文發中心)

文物再製計畫歷時兩年(2018年至2019年),透過訪談耆老、舉辦工作坊、記錄傳統工法、尋復群體記憶、文化觀察與反思及聯合策展等形式,產出90件族群傳統配飾再製成果。

▲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塗南峰老師現場示範排灣族工作刀用法與特色。(圖/原文發中心)

為將實踐成果以原住民族生活美感揉合傳統工藝完整呈現於世人,擇定10月18日上午10點整於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陳列館一樓特展室,盛大展出「ㄞ~網美織飾」族群傳統配飾展。

▲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胡嘉倩老師介紹卑南族臀飾製作方式。(圖/原文發中心)

原文發中心主任曾智勇表示,非常感謝文化部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挹注資源,支持原文發中心與全國16座地方館投入自己族群的技藝傳習和保存,更感謝一起投入文物再製計畫的耆老、地方族人,因為有來自地方與中央的共同參與,臺灣原住民族既是山也是海的生活智慧與美感,能再次完整的呈現給世人。期盼透過這個展覽,讓國內外的民眾看見原住民物質文化背後所蘊涵的在地知識,並因彼此之間越深層的理解而促進臺灣的共榮與共好。

▲高雄市那瑪夏區原住民文物館孔金治老師,為大家介紹怎麼揹都很潮的卡那卡那富族背袋。(圖/原文發中心)

本展覽開展貴賓雲集,除了來自地方縣市政府局處首長、原住民族地方館舍首長,還特別邀請參與文物再製計畫計10位不同族群的文化耆老與講師前來共襄盛舉,現場並由曾主任代表原文發中心致贈感謝狀,對耆老及講師們投入心力共同完成地方知識的建置,表達由衷的謝忱。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博物館專業人力盛裝為與會貴賓進行導覽。(圖/原文發中心)

本展規劃共4個展區,除了有本特展及16座參與館舍的介紹、各館精美工藝展示區,展現族群美麗技藝,最後還有讓民眾可親手碰觸體驗的「動手區」。即日起開放參觀,展出時間為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止(每週一休館),歡迎國內外民眾於展示期間內前往參觀。

▲推展文物再製重要講師與貴賓一同合影留下珍貴的紀念。(圖/原文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