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甜椒及辣椒午後陣雨造成病害迅速擴散 建議農友以清園、輪用藥劑搭配防治
記者蕭麗鳳/彰化報導
中部原鄉山區主要茄科作物為番茄、甜椒及辣椒,夏季栽培極易遭遇銀葉粉蝨與薊馬類害蟲危害,山區午後陣雨也經常造成病害迅速擴散,為解決此問題,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與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假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共同辦理「茄科作物病蟲害綜合管理示範觀摩會」,由楊宏瑛場長及楊大吉場長共同主持。與會貴賓包括農業部科技司、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農科院、信義鄉農會等代表及農友逾50人熱情參與。
今日示範觀摩會,為達安全、有效的病蟲害管理目標,農業部正積極推動作物病蟲害綜合管理 (IPM),其中花蓮農改場統籌番茄作物IPM技術之擴散,為有效推廣IPM技術,該場特邀花蓮農改場共同舉辦示範觀摩會,分享相關防治技術。掌握病蟲害發生時機並預先防範,為茄科作物病蟲害管理的重要關鍵,建議農友以清園、輪用藥劑搭配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等綜合防治管理策略,即可有效降低茄科作物病蟲害,同時穩定作物生產與降低經濟損失。
▲示範觀摩會現場農友踴躍參加。(圖/中區農改埸提供)
觀摩會內容進一步說明,茄科作物IPM技術包含種苗定植前以熱水消毒栽培介質,苗期施用誘導抗病資材以預防病毒病害發生,栽培期間搭配使用脂肪酸鹽類與中性化亞磷酸等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並全期以黃色黏板監測及誘殺粉蝨等小型害蟲;另,花蓮農改場以茶皂素為基本原料,輔以其他植保資材,開發之「茶素精」HLST合劑(已技轉)於花期後施用,可有效防治白粉病等病害與粉蝨等小型害蟲。農科院評估IPM技術導入後,不僅有效降低82.4%化學農藥使用量,更可提升整體淨收益達2.91倍。
▲花蓮農改場蔡依真科長說明示範區管理模式。(圖/中區農改埸提供)
臺中農改場最後建議,設施栽培農友應經常檢查溫室是否有破損,避免病蟲害入侵園區,而露天栽培農友更應加強監測工作,於病蟲害發生前期即採行有效的管理措施。另,茄科作物為連續採收作物,農友應遵守化學藥劑安全採收期之規定,並搭配免登資材使用,除可降低農藥殘留風險,亦能穩定夏季茄科果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