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推出 Ear 和 Ear (a) 兩款耳機並融合最新的 ChatGPT
Nothing 至今最出色的音訊產品迎來令人興奮的升級版本
倫敦2024年4月22日 /美通社/ — Nothing 今日於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一季度社區資訊速遞活動中宣佈,將重磅推出兩款全新無線耳機 —— Nothing Ear 和 Nothing Ear (a) ,為其音訊產品系列奠定新的基礎。 同時,Nothing 亦宣佈將領先業界,率先融入 ChatGPT 功能,提升其音訊和智能手機產品的整體用戶體驗。
憑藉過去三年不斷鑽研設計與工程的努力,Nothing 最新研發的音訊產品,不論是挑剔的音響愛好者,抑或是日常聆聽的普通用戶,都能獲得絕佳的用戶體驗,該公司已刪除其音訊產品上的產品編號,將焦點放在產品和用戶體驗上。Nothing Ear 專為追求頂級音質的音響發燒友而打造,而 Nothing Ear (a) 則面向尋求絕佳日常聆聽伴侶的用戶。
Nothing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 Carl Pei 表示:「融合 ChatGPT 的 Nothing 耳機(包括全新的 Nothing Ear 和 Ear (a))以及 Nothing 作業系統是我們邁向革新的第一步,未來仍有更多發展值得期待。與往常一樣,我們期待社區的反饋。」
Nothing Ear——音響進化
Ear 秉承並優化了 Nothing 標誌性的透明耳機設計,延續 Ear (2) 的精髓,帶來 Nothing 史上最佳的音頻體驗,提供更為豐富的音質,同時毫不影響性能表現。
音效
Nothing Ear 專為音響發燒友而設計,搭載了 Nothing 史上最先進的驅動器系統,配備特製 11mm 動圈驅動器,採用精心挑選的優質材質,可提供最真實、清晰的音色。其中,陶瓷振膜進一步提升了整體音質的豐厚感和高頻的清透度。Nothing 改良了源自 Ear (2) 的雙音腔設計,加入兩個額外的氣孔以改善氣流,從而帶來更清晰的音質。
Ear 支援 LHDC 5.0 和 LDAC 編解碼器,可透過藍牙進行高解析度流傳輸,從而帶來強勁純淨的音頻體驗。 Ear 支援 LHDC 5.0 (低延遲高音質音訊编解码器) 可達最高 1 Mbps 24 bit/192 kHz 的傳輸速率,同時亦兼容 LDAC 編解碼器,可提供最高 990 kbps 的傳輸速率和最高 24 bit/96 kHz 的音頻規格。
Nothing 的高階均衡器透過 Nothing X 應用程式上簡單易用的圖形介面,提供更多自訂選擇。用戶可以利用 Q Factor 和頻率控制功能提升聆聽體驗,並為不同音樂類型建立獨立的設定檔案。 當用戶在 Nothing X 應用程式中建立個人音效設定檔案時,會即時結合錄製的數據,以因應音效測試結果,調整均衡器的水平。
ANC
Ear 搭載了 Nothing 效果最佳、最智能的降噪功能。 全新 Smart ANC 算法會偵測耳機與耳道之間的漏音,並基於偵測結果適度增加降噪效果。 Ear 亦設有 Adaptive ANC 功能,可因應環境背景噪音自動調節三種降噪等級:高、中、低。 Ear 的降噪效果達 45 dB,幾乎是 Ear (2) 的兩倍。 憑藉高達 5000 Hz 的頻寬,Ear 可有效偵測並降低更具挑戰性的噪音。
性能
Ear 為了延長使用時間,採用了精巧定制的驅動器,從而容纳更大容量的電池。得益於此,一次完整充電後,配合充電盒,Ear的總續航時間比 Ear (2) 長 25%, 最長可達 40.5 小時;單次非間斷播放音樂則可達 8.5 小時。 耳機支援 2.5W 的無線充電功能,方便快速充電。只需充電 10 分鐘,配合充電盒即可獲得 10 小時的聆聽時間。
Ear 配備迄今為止 Nothing 最高階的清晰通話技術,並採用全新話筒設計,減少通話時的阻礙。 耳機柄部新增了額外的通氣孔,令氣流路徑更為清晰暢通,比起 Ear (2)可有效減少 60% 的風噪干擾。
透過 Dual Connection,用戶可在裝置之間即時無縫轉換。Ear 具備低延遲模式,與一般使用模式相比,可降低音頻延遲(取決於與另一端裝置的連接),提供順暢的遊戲體驗。您可以使用「接觸」操作,可輕鬆切換曲目、調整降噪模式和音量。
Nothing Ear (a)——玩樂之趣
Nothing Ear (a) 為樂迷而生,陪伴您度過每一天的每個時刻。擁有令人驚豔的設計以及強大的降噪功能,是您日常聆聽的最佳之選。
倫敦設計
Ear (a) 延續倫敦設計風格,採用透明設計,同時融入全新氣泡設計元素,並以醒目的黃色呈現,帶來煥然一新的視覺感受。 Ear (a) 線條柔和,配備纖薄的方形機身,放入口袋和握在手中都舒適得宜。
別樣黃!
Ear (a) 黃色款係 Nothing 首款以黑白外的產品顏色。黃色除了完美襯托出 Ear (a) 俏皮的設計外,在原則上亦與 Nothing 秉持的「透明」價值相契合。 拋開顏色的構成,我們最終可以看到原色。正是這種純正的色彩理念,讓 Nothing 推出了 Ear (a) 黃色版本,一款充滿活力和趣味性的音訊產品。
ANC
Ear (a) 搭載了 Nothing 全新研發的 Smart ANC 算法,可偵測耳道贴合度,並針對漏音位置智能調節降噪強度,從而盡可能屏蔽噪音。 Adaptive ANC 功能可偵測周圍環境的噪音干擾,並因應實際情況自動調節降噪強度為高、中、低三級。
Ear (a) 的降噪深度可達 45 dB,是 Ear (2) 的兩倍。此外,得益於高達 5000 Hz 的頻寬,Ear (a) 能夠有效偵測和降低更具挑戰性的噪音。
音效
Ear (a) 搭載全新設計的驅動器,瞬態響應提升 2.5 倍,充分發揮 Nothing 創新的雙腔設計優勢。得益於功率的提升,低音表現更加深沉強勁。
為了保護聲音細節,Ear (a) 已獲得 Hi-Res Audio 認證。 Ear (a) 支援高解析度音訊,24 bit/96 kHz 環境下藍牙連接傳輸速率最高可達 990 kbps,並兼容廣泛使用的 LDAC 編解碼器*,實現藍牙的高解析度音訊串流。
性能
Ear (a) 充滿電後,充電盒的 500 mAh 電池和每個耳機的 46 mAh 電池總共可提供長達 42.5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Ear (a) 支援快速充電,只需充電 10 分鐘,即可提供 10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前提是配合充電盒及關閉 ANC 功能)。
Ear (a) 可以同時連接到兩個裝置,輕鬆實現活動轉換。同樣,Ear (a) 的低延遲模式與 Ear 如出一轍,可以降低音訊延遲,但實際效果取決於與另一端裝置的連接狀況。 輕觸操作即可輕鬆切換曲目,調整降噪模式及音量。
融合 ChatGPT
承載著引领消費科技產品轉向人工智能的使命,以及簡化和優化用戶體驗的愿景,Nothing 现将 Nothing 耳機融合 Nothing OS 與 ChatGPT,令用戶可以直接從耳機和智能手機等最常用的裝置即時獲取知識。
得益於全新整合功能,配備最新 Nothing 作業系統以及安裝了 ChatGPT 的 Nothing 手機用戶,可以直接輕觸 Nothing 耳塞(包括最新推出的 Ear 和 Ear (a))與全球最受欢迎的消費人工智能工具交談。 Nothing 將進一步提升 Nothing 作業係統用戶體驗,在系統層面上將 ChatGPT 入口嵌入 Nothing 智能手機,例如截圖分享和 Nothing 風格的小部件。有關推出的更多詳細資訊,請瀏覽 nothing.tech。
價格和銷售範圍
Ear 和 Ear (a) 定價分別為 149 美元/129 英鎊和 99 美元/99 英鎊,率先於 nothing.tech 上架發售,預購將於 4 月 18 日英國夏令時間上午 11:30 開始。 從 4 月 20 日起,Nothing Store Soho 可提供 Click & Collect 服務。 在 nothing.tech 和零售商將在 4 月 22 日開始銷售。
英國顧客可以在 4 月 20 日 Nothing Store Soho 開幕慶典現場直接購買 Ear 和 Ear (a)。 搶先體驗 Nothing 最新音訊產品。
地址:Nothing Store Soho, 4 Peter Street, Soho, London, W1F 0AD
營業時間:11:00 – 16:00 英國夏令時
如需了解規格和功能的完整清單,請瀏覽 nothing.tech。要隨時了解所有最新資訊,請在 Instagram、TikTok 和 X/Twitter 上關注 Nothing。
關於 Nothing
Nothing 成立於 2020 年,其宗旨是讓科技重新充滿樂趣。不到四年,Nothing 的產品在全球銷售突破 300 萬件,其中 Nothing Phone (1) 更憑藉創新的智能手機設計概念,榮登《時代雜誌》2022 年度最佳發明名單。透過尖端設計和用戶介面創新,這家總部位於倫敦的公司正在為年輕人和注重創意人士創造一個另類的科技產品生態系統。
2023 年,Nothing 發佈了兩款第二代產品:強勁音頻伴侶 Ear (2) 和備受期待的 Phone (2) 正式登陸美國市場!公司還推出了子品牌 CMF by Nothing,專注於讓所有人都可以獲得出色的設計。2024 年 3 月,Nothing 迎來了其第三款智能手機 Phone (2a)。結合核心用戶需求,Nothing 為這款功能強大且獨特的手機傾注所有專業知識、工程技術和工藝,提供日常極致的智能手機體驗。
Nothing 的所有產品均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並與超過 8,000 位私人投資者組成的社群緊密合作共同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