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產業風起雲湧 人才是牽動產業關鍵拼圖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為因應國內企業迫切的人才需求及找到切入太空產業的機會點,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9月6日舉辦【太空產業領袖營】,邀請國立中央大學趙吉光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莊智清教授帶領產業領袖議題探討,期望協助企業掌握國內外產業鏈機會及國際衛星發展進程,研擬未來研發方向及目標。
產業發展署電子資訊產業組曾偉華科長表示,根據TrendForce預估,112年全球衛星產值可達3,083億美元,不僅具備商業價值,也擁有國防重要性。未來臺灣發展太空產業,不只有資金的門檻,還有技術與人才的挑戰。
根據Bryce Tech統計,2013~2022年衛星重量逐年下降,凸顯出衛星微型化已為趨勢。用於技術驗證與教育訓練的立方衛星有各種尺寸,通常以1U作為標準單位。1U的立方衛星,通常指的是邊長10公分的立方體,質量約1~1.33公斤。近年立方衛星開始有各種尺寸,如1.5U、2U、3U、6U、8U、12U、16U,皆有對應的發射箱,但各種型態仍在發展。
趙吉光教授帶領的團隊開發出珍珠號立方衛星,將前往德國執行最後整合測試,預計年底會經由SpaceX Transporter-9共乘任務,將在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此立方衛星提供國內廠商進行通訊驗測,未來將作為研製地面通訊設備的重要參考案例。
趙教授更拿出統計數據指出,先前SpaceX的獵鷹九號火箭,便可將發射費用大幅下降至每公斤3,000美金。近日SpaceX研製開發的一型可完全重覆使用的重型運載星艦(Starship),預估運費每公斤低至10~100美元,並且在一小時內抵達世界任一角落,讓人類更容易進入太空。以6U的珍珠號立方衛星為例,重量就在12公斤以下。
莊智清教授帶領學生團隊,自行設計開發多枚立方衛星,於2022年與2023年,分別成功發射IRIS-A與IRIS-C立方衛星。目前此二顆衛星仍在低軌道正常運作,在全球學術界亦屬罕見。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低軌道衛星有相當多的結合。莊教授說明了,應用AI來建立衛星端的邊緣計算,以及遙測衛星的應用,可以強化追星效能。對於日漸受到重視的太空垃圾等環保議題,他也說明應用AI結合精確的軌道力學,進行太空交通控制,以達到避免碰撞的做法。最後,他拋出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議題:「AI會終結太空產業的發展嗎?」
今年太空領袖營吸引鴻海、友達、廣達、佳世達、鐳洋、精英、芳興、隴華、緯創、中華電信、凌羣、崧旭等40家企業先進共襄盛舉,現場更透過互動,將太空產業區分為地面設備、衛星應用、衛星本體、發射服務等四大類別,衛星發射廠商—嘉航科技認為,AI演進是未來一大重點,也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參與領袖營是希望了解太空產業技術發展,老師也提醒AI對於散熱有很好的效果,可多琢磨這項技術,如果能導入衛星將是很好的切入點。參與企業們相當積極了解可投資相關業務,借由彼此交流,尋找合作契機,創造並促進產業量能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