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客博進入倒數10天 「客之繹術」展現新北客新美學
記者黃俊育 / 新北報導
2023 世界客家博覽會開展後反應熱烈,已有750萬人前往觀展,不論是傳統客家文史或者近代發展趨勢,透過不同設計手法,讓民眾更容易親近客家文化,全世界的客家人齊聚一堂,講客家、秀客家,新北市作為臺灣第二大客家城市,在臺灣館中以「客之繹術」為主題,展現都會客的新面貌。
▲「新北客當生趣」本區為新北哈客新聚點,特殊造型亦為民眾最喜愛打卡之景點。(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展區四大主軸之一「新北客當生趣」,運用工藝櫃展示新北客籍藝術家作品、茶、藍染、雕塑、銅鑼、陶藝產業等之實體藝術品及哈客新聚點之大型地圖,展現新北客改變力與創造力,把客家的「藝」與「義」完整傳遞,都會客把文化和現代結合,生活中隨時都有創作的靈感,將文化傳承,把生活美學落實。
▲客籍雕塑創作者邱俊維作品 水樂園,運用新美學展現青年力。(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新北市靠山又臨海,受到許多藝術家喜愛,選擇作為藝術創作基地;而新北土地、氣候的好條件,可以喝上一口碧螺春好茶;是烏來山水美好風光,成就國寶級銅鑼大師敲出好作品;三峽藍染、鶯歌陶瓷技藝產業傳承客家好工藝;新北廟宇、建築,留下客家人的身影,「哈客館」文化聚點的成立,是新北對客家文化觸角的延伸。
▲鶯歌陶藝藝術家林東龍之最新陶瓷作品:除別出心裁的茶具、茶杯,更開發出實用榨汁組。(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新北市展出多位大師級的藝術作品,包括國寶級銅鑼大師吳宗霖隱居在烏來山裡醉心的銅藝創作,他的作品優雅帶有靈氣,更打造出可以敲出旋律的「音階鑼」,41年來,他的作品早已超過6千件,秉持著不懈精神持續精進,把自己完全奉獻在這個領域中,將音樂和藝術帶入心靈。
邱俊維,雕塑藝術家,亦為新北哈客青年智庫團成員,擅長玻璃纖維、不鏽鋼材、塑膠、現成物等多種材質之雕塑暨複合媒材創作,作品更入選台灣美術新貌獎、全國美術展等指標性藝術獎項,曾與《觸動・映像》、《不確定雕塑》、《卡拉之卵》、《月津港燈節・漫月美行動》等多檔藝術聯展,邱俊維的作品有別於藝術家本人的寡言內斂,在物件及媒材之間潛藏具體且縝密的概念,傳達出豐沛意義的同時,更透「藝術品」自身的特殊物性,拋擲出對社會及大眾文化常態觀點的提問,是思辨性及實驗性極為強烈的雕塑新型態。
▲三峽百年茶行正全茶第四代李宥陞展品:正全茶葉及私人珍藏之茶具。(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作為臺灣一流石膏模製作師傅的林東龍,來自新北鶯歌,曾擔任新北市鶯歌客屬鄉親會理事長,自18歲起接觸石膏模製作,至今已逾40年,不斷研發新的石膏模製作技術,讓陶藝的製作蒸蒸日上。堅持根留臺灣的林東龍,心中飽含對文化傳承的責任心,任職鶯歌高職師傅十多年,作育英才無數。
新北市的三峽因原料、氣候與水源等地緣關係,更是客家傳統的藍染的重鎮,也有馳名臺灣的茶葉碧螺春,更成了臺灣茶飲品牌的代表之作。展區現場還有藍染藝術家莊美慧、三峽百年茶行正全茶第四代李宥陞的展品,李宥陞談到自己早期到連鎖超市當物流士,因各大品牌包裝茶廠商找父親李謀全合作,才返家繼承家業,整合之下,如今成了星巴克及許多上市品牌包裝茶的指定茶葉產區。
▲藍染八角風箏,特商請石門國小校方出借校方典藏品,相當具有歷史感。(圖/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提供)
展品中最特別的是大型藍染八角風箏,這是特別商請石門國小出借珍貴的校方典藏品,傳統的風箏透過客家人的演繹變成「八角風箏」,而後衍伸至「七十二角風箏」。放風箏的習俗最早源自17世紀居住在此地的汀州客開始,臺灣北海岸汀州客習慣在重陽節透過放風箏感念祖先,而製作風箏需要數人合力製作與施放,促成了客家人情感緊密,更蘊藏著客家傳統技藝的底蘊和文化。
都會客世代在新北市打拼,透過在「尋根」、「深根」,重新定義並塑造都會客家的新面貌,延續傳統客家精神,在不斷變「繹」進化的過程中留下的藝術與建築,走一趟世界客家博覽會,一一感受歷史與藝術的力量!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提供限量禮袋可打卡抽獎,雷射提袋內有最新設計之茶杯、正全茶行三角茶包、設計款陶瓷吸水杯墊,興趣的民眾可以把握雙十連假及最後展期前往參觀,詳細資訊請參考https://reurl.cc/GKA7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