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七夕鱟保育日 推廣海洋保育觀念
記者蔡佳坊/嘉義報導
嘉義縣政府將農曆七夕情人節訂為「鱟保育日」,因為鱟總是一公一母成對出現,長相廝守不分離,故有「夫妻魚」美名。環保局與農業處結合生態保育協會,19日在布袋鎮新岑國小舉辦七夕鱟保育日「克服萬難 與鱟同行」活動,邀請民眾在七夕前夕,見證鱟保育的成果。
鱟為海洋底棲性無脊椎動物,4億8千萬年前就存在地球,年代比恐龍久遠,因形態從古至今沒有太大改變,另有「活化石」之稱。縣長翁章梁表示,由地方政府、民間團體、學校與民眾在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育議題上,加深相互交流與合作,繼續投入成鱟收容照顧外,透過鱟的生態議題推廣環境教育,培育學子們具備鱟的知識與海洋保育觀念,讓更多人了解這種美麗的活化石,希望能引起民眾對海洋環境問題及海洋生物的重視及關注。
▲「克服萬難 與鱟同行」活動中,學生熱烈參與闖關遊戲。(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為讓鄉親能認識瀕臨滅絕的三棘鱟,環保局在七夕鱟濕地保育日辦理「克服萬難 與鱟同行」活動,由新岑國小太鼓隊開場表演,現場有各式宣導及互動攤位共襄盛舉,包含鱟生態養殖介紹、鱟立牌打卡、闖關遊戲、手作鱟藝品、鱟冰棒品嚐及趣味競賽等活動,透過育教於樂方式讓民眾藉由鱟更加認識自己每天生活的環境,進而愛護周遭的自然環境,以及保育各種動植物,不僅趣味又賦予教育意涵。
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長期致力收容照顧成鱟,號稱「鱟宮」,110年孵化600多隻1齡稚鱟,創下民間首次復育成功案例,111年8月3日野放250隻於之前調查適合稚鱟生存的棲地;今年6月又傳出喜訊,目前已成功孵化300隻1齡稚鱟。
鱟的保育十分不易,縣府攜手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去年在布袋鎮新岑國小旁舉行全國第一座結合鱟復育的濱海環境教育館開工典禮,環教館造型融入鱟意象及綠建築理念,1樓設有鱟人工復育區及環境教育展示區,2樓為多媒體教室及多功能活動室,戶外還精心設計賞鳥平台,民眾及愛鳥人士可以登高觀賞布袋鹽田濕地上豐富的鳥類生態,環教館將結合濱海遊憩資源推動綠色旅遊,未來可望成為布袋鎮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