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內埔鄉龍頸溪水道改善工程動工 將完成水岸綠廊政策最後一哩路
【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龍頸溪是貫穿內埔鄉與竹田鄉的重要溪流,屏東縣政府為改善內埔鄉龍頸溪每當颱風暴雨來臨時易淹水之問題,同時塑造優質水岸生態環境綠廊,將辦理龍頸溪水道改善工程,13日上午舉行動工儀式,將改善排水護岸長度約240公尺、3處橋梁改建工程,總工程經費約7,000萬元,工期1年。縣府期待透過打造優質的水岸景觀環境,讓民眾更親近這條具有客家文化的溪流,成為屏東客家地區旅遊新亮點路線。
縣長周春米表示,縣府團隊於5年前積極進行河道整治及推動污水下水道工程淨化溪流水質,並跨局處整合相關資源,包括環保局於上游淨水場的設置、水利處汙水下水道建設以及客家事務處兩岸景觀改善。她指出,內埔鄉龍頸溪河道常年以來河道寬度較窄小,每逢大雨來時易發生淹水情況,造成鄰近住宅鄉親很大的威脅及困擾,本次龍頸溪排水道及3座橋梁改善工程是水岸綠廊完成的最後一哩路,期待水道拓寬完工後不僅讓河流更通順外,更讓客庄兼具綠蔭水畔微風亮點。
周縣長指出,近年縣府團隊已做足相關準備,包括相關都市變更、土地徵收及與鄉親協調,且為確保母親之河永續、天后宮及昌黎祠古蹟不受影響及提升鄉親生活品質,本工程於施工過程中將於周邊住家牆面適當處設置傾度盤,並於周邊地表設置沈陷釘,以隨時監控建物本身是否傾斜,以及地表是否有因施工所造成之沈陷情形,若有發現則立即停工,以保障鄉親居住安全。
周縣長也分享上週至日本考察後的心得及對內埔鄉的願景,她至日本參訪約2萬人口的小鄉鎮,雖然城鎮規模較小,但每年有將近200萬觀光人口;而屏東內埔鄉擁有5萬人口、2所大學以及獨特的客家文化及美食,期許內埔重要心臟改善完工後,透過水岸環境營造,串連周邊節點空間,帶動客庄產業觀光發展,展現新風貌。
水利處表示,本工程內埔橋改善工程緊鄰天后宮及左岸民宅,將透過治理計畫線之劃設,將護岸往河道內退縮約1.5~2.5公尺,增加施工空間。採用補強工法,既有護岸不打除,改為全面施做新的護岸,可有效保護原有護岸安全,也不會因施工之開挖導致古蹟結構受損。人行拱橋改建原跨橋為拱橋型式,且橋上設有階梯致使行動不便人士難以通行,未來拱橋改建將打造無障礙通行空間,
此外,秋善橋橋梁改建將以在地文化為裝飾出發點,搭配休憩元素與夜間光景效果,整體色彩以燕尾脊常用的素雅灰白做基底顏色,降低視覺衝擊,整體設計構想將擷取天后宮建築上既有之紅磚窗與白牆,搭配外圍傳統之鑄鐵圍欄形式,使往來天后宮的民眾有進入園區的感受及延伸感,並營造舒適休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