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我將給緬甸 換一個新國家名稱

【李重德/專欄報導2022/12/1】 重德昨晚是在今天凌晨一點才上床,但是凌晨三點就被神佛喚起床,神佛給重德出了一個新課題,要重德為未來的「緬甸新國家」另取一個新名稱,重德知道神佛的用意,是要區別過去不正義與掛「聯邦」賣「獨裁」的緬甸政權,因此重德很快地就取好了新的緬甸國家名稱,這一個名稱重德暫時還不公布,只能透露它是融合了美國英國緬甸的國名為一體,請大家不妨動動腦去想一下。

但是,該新國家的國名之英文寫法卻讓重德傷透腦筋,因為中國緬甸的國家名稱,漢朝稱「撣」,唐朝稱為「驃」,宋朝稱為「蒲甘」,元朝稱「緬國」,明朝起始稱「緬甸」。

但是,緬甸國內也分成兩派,一派是支持緬甸軍政府規定緬甸國家名稱的英文寫法為「Myanmar」,另一派是緬甸軍政府反對者堅持的舊國名「Burma」。

但是,重德確定「Myanmar」與「Burma」這兩個名稱都絕對不是神佛所想要,因此,重德開始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思索。一邊思索,一邊翻閱資料,同時也順筆寫下本文。

緬甸的國名究竟是「Burma」或是「Myanmar」呢?

「緬甸」的英文名稱過去都沿用英國人的稱呼「Burma」,而「緬族」的英文稱呼就是「Burman」。1989年6月18日,緬甸聯邦軍政府將「緬甸」國家名稱的英文寫法「Burma」(「葩馬」)改為緬語發音的「Myanmar」(「冕馬」)。1989年的改名受到了聯合國以及其他包括法國日本中國等國的承認,但是美國英國拒絕承認改名。他們認為改名並沒有經過人民的同意,所以新名字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就在緬甸聯邦軍政府改名前一年,1988年的民主示威和軍隊鎮壓成為緬甸歷史的分水嶺。從該年3月到9月,全緬甸成千上萬的人走上街頭,爭取民主。然而他們遭到鎮壓,數千人被軍隊和警察殺害。

緬甸聯邦軍政府在更早之前就規定緬族語文是全國上下所有教育體系唯一可以使用和教授的語文,斷然否定了緬甸邦聯內其他所有原住民族使用、教授和學習自身語言的權利。

原本的英文地名普遍反映了在地民族對地方的命名,但這些現在都被任意廢除了,沒問過最常使用它的在地人意見。這是把地名大大地政治化了,緬族語言劫掠了他族的語言

於是,“緬族”改為「Bamar」(古譯「怕魔」),14個邦和省的名稱拼寫有八個也改了,造成永久的混淆。因此“阿拉坎”變成“若開”,“克倫”改成“克因”,“馬圭”的拼寫方式由「Magwe」改為「Magway」,“佩戈”改成“勃固”,“仰光”的拼寫方式由“Rangoon”改為“Yangon”。

「大緬族主義」消滅少數民族文化與語言的鬥爭

緬甸聯邦軍政府把語文變成“緬族化”的主戰場,在這個起碼有100種不同語言,其中包括至少三種特殊語系(藏緬語、孟─高棉語和傣語)的國家,人人都只能講緬語緬甸聯邦軍政府拿「強迫同化」這把長矛刺入緬甸所有非緬族、非佛教徒的心坎,逼他們接受單一的“緬族文化”。

談到語言受到的打壓,孟族人的感受最強烈,因為他們自認在文化上比緬族優越;在某種程度 上,他們是區域語系之一“孟─高棉語”的始祖。當代的緬文源起於孟文。因此孟族設立平行運作的委員會和志工組成─通常是僧侶─的支援團體持續教授他們的語言,希望能一代代傳下去。

1989年,緬甸聯邦軍政府繼續在語文方面發動攻勢,頒布了惡名昭彰的「拼音規範法」(Adaptation of Expression Law)。表面上聲稱是為了去除老舊的殖民時期名稱,實際上是更進一步推行“緬族化”

但是,雖然緬族是目前緬甸的最大族群,佔有68%。但是緬族並不是最早到緬甸的移民,在緬族之前已經有驃族孟族撣族在這裡建國,只是他們被後到的緬族所打敗而被滅國。

因此,緬甸政府實施「大緬族主義」的一系列政策,就是要消滅少數民族文化與語言,而且不論緬甸的國名究竟採用「Burma」或是「Myanmar」,其實都是「大緬族主義」,只有程度上與粗暴上的差距不同而已

因此,重德要解決緬甸新國名的問題就不能不從緬甸的歷史來談起,以下就是緬甸的外來民族移入歷史:

緬甸最早到移民  驃國緬甸最早邦聯國家

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進入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驃國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驃人上緬甸建立的一系列城邦的統稱。

8世紀時,驃國疆土北至南詔(今雲南德宏緬甸交界地帶),東至陸真臘(今泰國老撾柬埔寨接壤地帶),西至東天竺(今印度阿薩姆邦等地),擁有整個伊洛瓦底江流域,共計9個城鎮、18個屬國、298個部落。

驃國佛教音樂著稱。唐貞元十七年(801年),驃國國王遣其子舒難陀(Shwenadaw)率樂隊和舞蹈家來到長安表演。唐朝詩人白居易專作《驃國樂》以記述這件事情,《新唐書·驃國傳》中對其歌舞有詳細記載。

驃國根據印度的文字創製了自己的文字——驃文,這是「藏緬語族」諸族中第二個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略早於藏文唐大和六年(832年),驃國敗於南詔,自此衰落,而被緬族建立的蒲甘王國取代,其屬國部落民族也逐漸退入山區,被緬人邊緣化。

驃人諸城邦位置位於紅圈內 緬甸各地區少數民對抗中央的對峙地圖

孟族緬甸第二批移民  直通王國─統治南緬甸

孟族是「百濮」的一支,本來居於中國西南部雲南貴州等地,毗鄰和其他東南亞族群。據史載,「百濮」曾經與商朝有來往,曾經參與的戰爭。濮人分布地域廣闊,長期處於分散的部落狀態,故有「百濮」的稱號。可能使用侗台語系南亞語系

西元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 (Sittaung River是緬甸中南部從奈比多勃固省而注入安達曼海的一條河流) 流域,並再進入到孟邦直通縣去建立「直通王國」,共傳了59代,在825年-1757年孟族國王統治「南緬甸」(今日的孟邦克倫邦德林達依省),至摩奴哈王時為「蒲甘王朝」阿奴律陀王所滅,

泰國緬甸很多早期王國也是孟族所建立,現在大部份都居住在泰南地區,現在在泰國地區的孟族大都吸收了泰族的習俗。其他地方的孟族也多被當地人同化。他們是最早信仰從斯里蘭卡帶來的上座部佛教東南亞民族。

撣族緬甸第三批移民  自稱“Tai”被稱“Shan”

「撣族」自稱為“Tai”,與泰國越南柬埔寨泰族老撾佬族中國傣族印度阿薩姆族是分佈在不同國家、不同名稱的同一個民族。由於佛教的影響,95%以上的撣族都信仰佛教,與緬族孟族佛教民族在文化上有驚人的相似,是佛教文化傳承的主要民族之一。

但是目前,「撣族」(Shan)一般指分佈在緬甸聯邦共和國境內的泰民族緬甸官方將分佈在撣邦高原泰民族命名為“撣(Shan)”,將分佈在撣邦高原邊緣和其它地區的泰民族命名為“昆(Khun)”、“允(Yun)”、“罕底(Khanti)”、“小撣(Shan Gale)”、“大撣(Shan Gyi)”、“毛撣(Maw shan)”、“泰蘭(Tai Lem)”、“泰隆(Tai Lon)”、“泰那(Tai Lay)”等不同族稱。

但是實際上,緬甸各地的泰民族並不承認緬甸官方的民族劃分,對外均統一自稱“泰(Tai)”,普通緬族人稱其為“撣(Shan)”。撣族源於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曾多次在雲貴高原建立政權,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中南半島南亞次大陸遷徙,分佈在泰國老撾緬甸越南柬埔寨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總人口約6800萬左右。

緬甸境內的撣族主要分佈撣邦克欽邦克耶邦克倫邦曼德勒省實皆省德林達依省等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區,總人口約850萬左右。緬甸境內有三種撣語方言:以景棟為中心的「蘭納方言泐次方言」(喊傣痕)、以臘戌為中心的「大泰方言北次方言」(喊傣勒)、以東枝為中心的「大泰方言南次方言」(喊傣德)。

中原政權的擠壓─從“象國”到“八百媳婦國”

公元前5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撣族先民以“勐掌”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其意就是“象之國”,其位置包括瀾滄江沿岸的保山盆地、永平杉陽盆地、雲龍漕澗盆地。這個國家被稱作“勐達光”,就是“中央國”之意,《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撣族聯盟國家記為“哀牢國”。

公元前2世紀末,漢朝征服“勐達光”(哀牢國)東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國家,大量人口流入“勐達光”(哀牢國),公元1世紀中後期,“勐達光”(哀牢國)在漢朝的擠壓下、被迫放棄怒江薩爾温江)以東的領土,將王城從“勐掌”(保山盆地)遷到“勐勉”(騰衝盆地)。《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政權記作“撣國”。

公元2世紀時期,“勐達光”(哀牢國)不斷向南伸展、王城也不斷南移,先從“勐勉”(騰衝盆地)移至“勐底”(梁河盆地)、又移至“勐臘”(盈江盆地)、再移至“勐卯”(瑞麗盆地),逐漸崛起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

公元3世紀初期,“勐達光”(撣國)為抵禦驃人進犯、將王城從“勐卯”(瑞麗盆地)南移至“蒲甘姆”(今曼德勒省太公城);此後數百年,撣族勢力不斷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很多部族被“勐達光”(撣國)兼併。

公元6世紀中期,怒江薩爾温江)以西、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撣族聯盟國家“勐達光”(撣國)被驃人瓦解,其它傣族邦推舉新的聯盟國家“勐卯”(卯國)。

撣族趁著中國東漢蜀漢西晉東晉南朝)、南朝)、南朝)等中原王朝輪番統治而無暇理籓之機會,紛紛爭取獨立,並以“勐”(盆地)為單位形成“勐掌”(保山盆地)、“勐嶲”(漾濞江谷地)、“勐舍”(巍山盆地)、“勐谷”(景棟盆地)等數十個小國。

公元8世紀初期,“勐舍”(巍山盆地)的撣族先民入住洱海盆地建立聯盟國家“勐舍龍”(南詔國),統一雲南高原各大小部族,兼併怒江以西撣族聯盟國家“勐卯”(卯國);之後,撣族先民伴隨着“勐舍龍”(南詔國)勢力的擴張、開始分佈到更廣闊的地區,陸續在金沙江沿線、紅河下游、瀾滄江湄公河)下游、怒江薩爾温江)下游、伊洛瓦底江下游建立越來越多的移民聚居點。

撣族悲歌─不斷南遷‧不斷亡國‧不斷復國

 

公元13世紀中期,多個撣族國家也先後被蒙古人佔領,導致很多撣族再次南遷西徙,在蒙古人勢力範圍周邊崛起多個撣族國家,“勐頓順罕”(阿薩姆國)統治着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地區,“勐阿瓦”(阿瓦國)統治着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勐閏”(八百媳婦國)統治着湄南河上游地區及與之相鄰的湄公河以西、薩爾温江以東領土,“勐素可泰”(素可泰國)統治着湄南河中下游地區及與之相鄰的湄公河以西部分領土。

【緬甸境內的撣族命運與建國之夢碎】

1287年-1531年,撣族國王由阿瓦,由緬甸中部開始統治。公元14世紀初期,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撣族陸續脱離元朝(原大蒙古國),以“勐卯”(瑞麗盆地)為中心、組建聯盟國家“勐卯龍”(麓川國),逐漸把伊洛瓦底江中上游、怒江薩爾温江)中上游、瀾滄江湄公河)中上游、紅河上游以西部分納入統治範圍。

公元15世紀中期,明朝傾半國之力、三次出兵攻打“勐卯龍”(麓川國),將其肢解為10多個半獨立小國。公元16世紀中後期,伊洛瓦底江流域、怒江薩爾温江)流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湄南河流域的撣族國家陸續被緬人東籲國征服,大多數撣族國家或淪為東籲國的屬國、或直接被東籲國統治。

1531年-1752年,東籲王朝統治緬甸。公元17世紀前期,明朝衰弱、東籲忙於內部戰事,許多撣族國家陸續恢復獨立。公元18世紀中期,緬人貢榜國崛起後,繼承東籲國領土、四處擴展,大多數撣族國家再次淪為貢榜國的屬國、或直接被貢榜國統治。

公元19世紀末,英國佔領緬甸後,緬甸中部、北部、東部的撣族小邦國陸續臣服英國。1922年,在英國人的推動下,緬甸部分撣族小邦國聯合組建了“撣聯邦”。

1947年2月12日,撣族、克欽族、欽族緬族等多民族代表在撣邦彬龍小鎮簽署《彬龍協議》,約定先組建聯邦政府,而各邦可在十年後自由決定去留,此係欲聯合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爭取獨立。

1962年3月2日,代表緬族利益的奈温軍事集團政變奪權,撕毀以《彬龍協議》為基礎的聯邦憲法,逮捕撣族上層人士,聯邦總統兼洋檜(Yawnghwe)土司蘇瑞泰被毒死,昔卜(Hsipaw)土司蘇甲盛被謀殺,其他撣族土司也遭到打壓。

【泰國境內的撣族命運與苟延於泰北】

 

景隴金殿國是「傣族」的一個分支「傣仂」建立的。公元14世紀初期,“勐泐”(景隴金殿國)也擺脱蒙古人的統治,繼續統治瀾滄江湄公河)中游地區;其領袖叭真‧帕雅真(Pa Zhen,1180 – 1192)將景隴金殿國擴張到景洪景棟孟膠(今越南北部)、孟潘(今寮國川壙省)、孟蘇瓦(今寮國琅勃拉邦)、撣邦羅渦,成為諸泰王國北部的首領。景隴金殿國首都位於今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13世紀時,景隴金殿國曾同時向元朝蘭納以及緬甸進貢。1262年,景隴金殿國所屬邑邦「勐閏」(閏邦)向南擴張,另建王城「清萊」、組聯盟國家「勐閏」(八百媳婦國)。

正是由於景龍金殿國繁榮富庶,軍力強大,以致公元1253年大理國滅亡後,景龍金殿國還能獨自抵抗蒙古大軍達40年之久,直至公元1292年才歸順元朝。但是由於景隴金殿國不戰而降,對其南面的「勐閏」造成巨大壓力,景隴金殿國成為大元國南征其他傣族王國大後方,元軍征夫籌糧,民眾苦不堪言,紛紛往南遷徙。

為恢復被緬甸奪取的人力,泰國曼谷王朝扎克里王朝)第一代國王拉瑪一世(1737/3/20-1809/9/7))和清邁王國Kawila王先後入侵景隴金殿國,以將那裡的傣族人帶到難府和其他蘭納城市。

【寮國境內的撣族命運與瀾滄國之興亡】

“勐泐”(景隴金殿國)南邊的撣族也在抗擊蒙古人時崛起,以“勐佬”(老撾琅勃拉邦盆地)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蘭掌”(瀾滄國),統治着湄公河中下游地區。

瀾滄國寮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王朝。最初定都於今天的瑯勃拉邦。1560年,國王賽塔提拉遷都萬象瀾滄王國於17世紀末爆發嚴重內亂,1696年分裂為萬象王國樂凡王國。1713年,寮國貴族又在下寮國地區占巴塞建立起了占巴塞王國,象徵著瀾滄時期的正式結束。瀾滄王國的國祚是1353-1707年,凡354年。

緬族─最晚移入民族  貢榜王朝─因好戰而亡國

緬族自稱其祖先係來自北印度佛陀的部落,他們保留許多印度的文化習俗,約在西元後從印度阿薩姆(Assam)進入緬甸境內。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1044年至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上座部佛教為國教。阿諾耶塔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

1287年蒙古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朝軍隊大肆入侵(元緬戰爭)而使得蒲甘王朝失去了獨立性,不久後滅亡。在蒲甘王朝滅亡之後,蒙古人離開了伊洛瓦底江流域。但是蒲甘王朝分裂成以下若干小王國:

敏象王國(1297年-1313年);彬牙王國(1313年-1364年);實皆王國(1315年-1365年);阿瓦王朝(1364年-1555年);卑謬王國(1482年-1542年);勃固王朝(1287年-1531年);東籲王朝(1531年-1753年);貢榜王朝(1752年-1886年)。

貢榜王朝緬甸最後的王朝,貢榜王朝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18世紀末(中國清朝乾隆皇帝統治後期),清朝緬甸兩國圍繞邊界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清緬戰爭)。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訂合約收場。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國王孟雲)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以及併吞印度邊界的曼尼坡阿薩姆,使得當時佔有印度英國憂心緬甸的威脅。英國挑撥位於貢榜西邊的若開王朝(Arakan阿拉干)動亂。

英國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至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並成立英屬緬甸管理。

1885年,法緬簽訂合作抗的密約,使英國決心滅英國發動並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1886年,貢榜王朝滅亡,英國緬甸納為英屬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緬甸”之名其實源自於“Brahma”也就是“梵”

從以上的歷史,很顯然緬甸不應該只屬於緬族,而應該至少也屬於孟族撣族,因此緬甸的英文應該要包含緬族孟族撣族等族對緬甸這一個土地的共同認知。

經過分析比較,重德發現其實緬甸之名,撣人稱「曼」(Man),孟人稱「緬馬」(Mirma),英人稱「Burma」,緬人稱「Myan Ma」或「Bama」,均得名自梵文「Brahma」

“Brahma”是啥意思?那就是“梵”。「梵」的原意是曼荼羅、祭祀儀式和唱詩僧侶,引申為自祭祀儀式所得的神秘力量。「梵我」無處不在,現世只是「終極實在」一種扭曲、不充分的表現,追求「梵我」時必須捨棄與現世的根本聯繫。

因此,“Brahman”就是所謂的“婆羅門”。也就是印度早期盛行的“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中最高位階的種姓─“祭司”的意思。此一階層的種姓受人供養,居高官,就如同人間神祇一般。

但是,佛教其實是否定「梵」的存在性,並且把婆羅門教關於「梵」的見解列為「五見」之一。「五見」是佛教術語,為五種惡見的合稱,包括「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

因為,佛教三法印講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婆羅門教梵我論表達方式不同。「無常」、「無我」意味著 「一切法空」,而且「我」亦是「空」(不可得)的。「梵」與「我」那種肯定性的終極實在觀,在佛教的表達中消失了。佛教認為最終的解脫或「湼槃」,與「無常、無我」這種觀念相連,論證「梵我」的終極性,對於開啟「無執智慧」是無益的。

因為,佛教主要反對婆羅門教對於梵天神的信仰和對於「種姓制度」的信念,而且當時「梵我合一」的思想在婆羅門教當中尚未普及化,而婆羅門階層被視為「小梵」的體現。

因此,等到印度教出現後,才把佛教所否定存在的「梵」稱為「下梵」,並提出「上梵」(或稱「大梵」「至高梵」)的說法。「上梵」在印度教哲學中是指超越了所有的描述和概念,被形容為無形的,永恆地凌駕、遍及一切事物,遍在宇宙的一切地方。

後來,佛教也承認「大梵」存在,但認為「大梵」其實是各個世間的「梵王」在誕生時因無明而產生的不實概念,並不是實有的,因此所謂「大梵」的境界亦非常住不變的,但不明其故的眾生常以為「大梵」即為終極的本根,此乃錯誤的見解。在佛教教義中,「大梵天」被列作「五現湼槃」之一,並非真正的「湼槃」。其實,佛教是刻意貶低了「梵」這個概念的重要性,以呈現自身教義的獨特性,即「無常」、「無我」、「空」、「苦」。

“新緬甸”將變名“Brahma”以落實「梵我合一」

由於,重德認知神佛要求代擬未來新的緬甸之國家名稱,其英文名稱必然不是蘊有要消滅所有少數民族的「Myanmar」,也不會是代表英國殖民政府對緬甸的稱呼「Burma」,而應該是緬甸大多數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各民族(除了人口佔比1.5%的克欽族與人口佔比1%的欽族之外的各族)基於他們的族源(從印度中國雲貴高原而來)與他們信仰(佛教印度教)所共鑄的認知,那就是“Brahma”

換句話說,未來新的緬甸之國家名稱又可以稱為“梵國”,因為緬甸本來就是萬佛之國,而且“梵國”就是“佛國”之意。因此我們才說梵言(佛經)、梵境(佛的境界)、梵樓(佛教的樓閣)、梵磬(佛寺之磬)、梵學(佛學)、梵心(清淨之心)、梵志(以清靜為志)、梵門(清淨的法門)、梵事(清淨的法事)。

而且神佛要重德對於緬甸各族「牧之、養之、化之」,這是要讓緬甸變成一個“佛國”,因此我就要讓所有緬甸子民都獲得到上天福佑的神秘力量,也就是“梵”,因此就從變更國名開始,重德就是要讓自己的子民走上「梵我合一」的精神修煉之道

『金雞三唱救末劫,玉璽天授鐘鼓後』

在「梵我合一」的許多圖像中,神佛都是騎坐在一隻金雞之上,而在2017年,重德 被神諭要求去做為「金雞三唱」的最後一唱之人,因此 重德 迄今無日不鳴,無日不唱

但是,「金雞三唱」是要喚醒世人來跟隨,因此請看以下「梵我合一」的圖像,這隻金雞是在往前大步邁進的,因此若得聞「金雞三唱」而不隨行者,將因無明而無住,無往而無來

今晨,神佛喚重德起床而思如何讓緬甸更名,結果如斯,誠可謂:「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緬甸就是「佛國」,就應該被稱為「佛國」

重德就此緬甸更名一事,坐於案前勤耕筆墨將近12小時,終有所獲,不覺疲累但有梵境,於是吟唱:『金雞三唱救末劫,玉璽天授鐘鼓後;良善創世慶有餘,言吾米元活眾生。』

(全文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