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捕魚翁—翠鳥
記者 徐薇淳/台北報導
來到新北市大漢溪高灘地人工濕地,時常可以看到一道寶藍色的「光芒」劃過水面,伴隨著輕量的鳥鳴聲。那表示你已經走進了濕地技術最高超的捕魚翁—翠鳥的活動範圍囉!
看翠鳥那嬌小的身形,加上橘、白、藍、綠、黑的五彩羽色,實在難以想像他可是水邊討生活的捕魚高手。他的中文名—翠鳥,描述的是他背部如翡翠般的羽色,而英文名 — kingfisher 就透露了他一身的捕魚絕技。臺灣低海拔至海濱的溪流、湖泊、水塘,只要有大小合適的魚群,就有機會看到他們停棲在水邊的高處,可能是橫伸在水面上的枝條、抑或是突出於水面的蓮蓬,觀察水面下的魚群,甚至,在沒有枝條或突出物的地方,他還能使出「空中懸停」的高超飛行技巧。在高處或空中,俯衝入水捕捉小魚。翠鳥捉到魚後,會先帶到適合的地方「處理」。第一步是先利用石頭或樹枝等硬處敲擊魚頭,讓魚昏厥,接著調整角度,從魚頭開始將整條魚吞下肚。整個過程洗鍊嫻熟,真不愧為「捕魚之王」!
水邊討生活的翠鳥,除了捕魚覓食外,也喜歡把生兒育女的愛巢築在水邊土坡上。別小看他嬌小玲瓏不足20公分高,卻能在堅實土坡上挖出40 – 100公分深的隧道,構築出溫、濕度穩定的巢洞來完成繁衍後代的「鳥生」大事呢!臺灣早期因為防洪排水需求,在某些區域建築了「三面光」或「兩面光」的水泥護岸,忽略了生態考量,而讓翠鳥這類倚賴土坡築巢的鳥類失去合適的築巢環境,未能針對早期的施工改善之前,屏科大鳥類研究室開發出以塑膠水塔內填土後,側面開孔設置「翠鳥專用巢箱」,來提供翠鳥利用,大漢溪人工濕地也設置了數個以吸引翠鳥入住,並供解說志工帶領濕地環境教育等活動時向民眾解說,除了讓大家更認識這美麗的「五彩捕魚翁」外,也提醒大家關注你我身邊的自然生態,能多為一同利用濕地、河溪環境的其他野生動、植物設想,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永續生活。
若想進一步了解大漢溪人工濕地的故事,歡迎於洽詢位於華江橋下的大漢溪生態廊道導覽中心,可提供預約導覽服務,讓大朋友、小朋友賞景遊憩之餘,更可深入了解人工濕地之多項功能,增進環境保育意識,預約資訊詳導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