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訪團拜會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交流轉型正義議題
港灣新聞網
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訪團一行22人於(2023)年10月1日至8日訪臺進行轉型正義議題交流,並於5日上午拜會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行政院羅秉成政務委員出席開場致詞,分享我國轉型正義發展歷程及現階段待克服的挑戰,並表示訪團均為轉型正義領域學者專家,盼藉本次難得到訪機會,瞭解德國多年來推動轉型正義曾面臨的問題及克服之道,讓臺灣後續推動轉型正義之路更為順遂,亦期待雙方未來有更多的機會進一步交流,持續深化彼此互動。
羅政委特別指出,今年6月他率團赴歐參加「第六屆臺歐盟人權諮商會議」期間拜訪時,受到訪團成員之一德國聯邦檔案局史塔西檔案館Alexandra Titze副館長的盛情接待,並因該次拜訪行程,對於我國政治檔案法制規範如何兼顧檔案開放應用及當事人隱私保護權益有所啟發,進而以此原則進行修法討論。
羅政委表示,臺灣經歷長達38年之久的戒嚴時期,與東德時期長達40年的極權專制統治有相似之處,這也是臺灣開展轉型正義過程需要向德國學習的原因之一,但臺灣在解嚴後,發展轉型正義的步伐緩慢,所面臨的困境之一在於威權統治時期執政的政黨,於台灣民主化後仍持續執政,直到蔡總統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同時民進黨於國會取得過半席次,始先後通過推動轉型正義相關法案及成立獨立專責機關,才系統性實踐轉型正義工程。
羅政委進一步表示,臺灣轉型正義自2017年迄今可分為兩個階段,前階段為成立任務型獨立機關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已在2022年完成規劃任務並提交任務總結報告後,依法解編;目前則由本院設推動轉型正義會報,並由院長擔任召集人,另成立人權及轉型正義處,由該處擔任前開會報的幕僚單位,統合督導部會持續落實,進入新的轉型階段。在這6年期間,臺灣轉型正義在政治檔案開放、平復國家不法行為、追究不當黨產方面,已有些許進展,並且成立專責基金會負責被害者權利回復等賠償事宜;在會報督導機制下,也全面啟動轉型正義教育,逐步累積成果,至於威權象徵處置與加害者識別及處置等則仍有不足之處,尚待努力。
訪團團長Dr. Anna Kaminsky(卡明斯基主席)則於致詞時表示,德國推動轉型正義先從學術研究,尤其是歷史研究奠定基礎,接著開放相關檔案、關懷受害者,也研究當時的加害者,並在確定其責任後公布姓名,另外也處理不當黨產問題。臺灣儘管政府起步較晚,但積極面對,於短期內取得的成果已非常可觀,值得肯定。
卡明斯基主席接著指出,德國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相關知識推廣到社會中,特別是年輕世代未曾親歷該段歷史。卡明斯基主席強調與臺灣就兩國轉型正義議題進行交流,是非常有意義,也深具參考價值。基金會董事之一Meckel(梅克)則提到,對於臺灣目前以最高行政機關設置會報督導部會推動轉型正義之機制,表示敬佩,此種模式該國亦難以企及,但建議可考慮設立政府機關以外的法人組織,結合民間力量推動,避免受政黨政治及選舉結果影響,且董事會若能由多元代表組成,受害者較為信任、各界接受度亦較高。
卡明斯基主席最後分享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標識的典故,為在德國國旗中間挖個白色的空洞,此舉並非對國旗藐視,而是代表歷史上的空白與汙點,期勉自身應透過研究及推動轉型正義,努力填補之;另一標識則為鉛筆,象徵該基金會以同理心、對受害者關懷的態度,書寫空白歷史,而鉛筆旁的橡皮擦則表徵面臨抹滅這段歷史的阻力,但鉛筆終將獲勝。
交流過程中發言互動回應熱絡,雙方均分享寶貴經驗,我方並於拜會活動結束前,特別向訪團導覽解說行政院亦為二二八事件的不義遺址之一,希望藉由空間保存維護與歷史真相闡釋,凸顯國家對於轉型正義的重視,促使社會大眾共同反省威權統治時期政府侵害人權事件。拜會活動圓滿劃下句點,雙方均期待未來有更多交流機會,並合影留念。